您的当前位置:闭角型青光眼 > 疾病知识 > 你造吗青光眼高危人群少看3D电影
你造吗青光眼高危人群少看3D电影
核心提示:青光眼的专宠不单是老人家,年轻人也可能患病,手机党、电脑控、高度近视患者、高血压人士等都属高危人群,应避免在黑暗中用眼过度。
每年3月的第二周是世界青光眼周,而今年的主题是“重视早期筛查,减少视功能损害”。大家一听青光眼,可能觉得只是老人家病而已,距离自己很遥远。但有日本的研究显示,如果长时间面对电子产品,包括电脑、手机等超过9个小时或以上,患上青光眼的机会就会比常人高出2倍,近视的患者更加是高危人士。医院眼科副主任何锦贤主任医师提醒,不单是老人家,年轻的市民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心灵之窗”。
青光眼也青睐手机党、电脑控
何锦贤介绍,青光眼主要分为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性青光眼这四种类型。虽然青光眼在40多岁的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但事实上,是任何年龄阶段都有患病的可能。“由于现代的年轻人疯狂使用电子产品,在他们长时间专注在手机或者电脑屏幕时,眼睛的焦点前移、瞳孔扩大,将整个房角结构向周边压缩,以致眼压升高,容易诱发青光眼。其实这也是青少年患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何锦贤说。
据悉,为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正常人的眼压是稳定在10-21mmHg之间,若超过24mmHg则为病理现象,可能是青光眼或者是高眼压症。前段时间有一名大学生因眉心疼痛,眼睛疲劳前来我院眼科就诊,由于其放假后经常玩电脑,一天下来除了吃饭、睡觉,其余都在打豆豆。而经眼压测定,发现其眼压处于23-24mmHg的阶段,虽未达青光眼的诊断指标,但已超出了正常范围,属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需及早干预治疗。何锦贤指出,针对青光眼患者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医生会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一般来说,开角型青光眼首选药物治疗;闭角型青光眼首选手术治疗,而结构的基础决定手术的方式。
预防青光眼,六步走起
年轻人除了要节制使用电子产品外,何锦贤建议,还可以从以下六方面入手预防青光眼。
1.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青光眼的素质人群通常是容易钻牛角尖、比较多愁善感的粘液质病人。因此,市民平时要注意心情舒畅,避免惊恐、抑郁或者脾气暴躁,而且要劳逸结合,连续阅读、写字1小时应休息5-10分钟,让眼睛放松一下。
2.饮食清淡,营养丰富。要注意戒烟,因为香烟成分中含有的尼古丁,容易刺激血管的收缩,加重青光眼的神经损害。
3.定期检查。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等患者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要注意定期检查。而健康的中老年医院检查眼压一次。
4.晚上关灯后不要玩手机。睡觉前,很多人喜欢关灯后刷微博、刷朋友圈等。其实在黑暗的环境中玩手机或者看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时,不但会增加眼睛不适,而且易造成瞳孔的自然散大,从而诱发青光眼。
5.少看3D电影,尤其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看电影时由于室内光线较弱,人的瞳孔也会随之放大,加上看3D电影的画面比平时更耗眼力,高危人群更易诱发青光眼。而正常人眼睛疲劳时,也应尽量少看3D电影。
6.选择合适的眼药水。每天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群,可以适当选择人工泪液的眼药水作为保健,以缓解眼睛疲劳,但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市民要注意部分含有抗生素或者激素成分的眼药水不能随便滴眼的。“例如的确当眼药水,自行滥用对眼睛保健反而无益。”
何锦贤提醒,若市民觉得眼睛疲劳、干涩,鼻根部或者眉心处容易胀痛、累,视力模糊时,这时就要警惕早期青光眼的发生,应尽早咨询眼科医生。(叶惠欣/文)
何锦贤主任医师 眼科副主任。致力于眼底病、眼外伤、白内障和青光眼的防治工作。擅长各种眼部整形美容手术,对上睑下垂矫正、双重睑成形、眼袋矫正术、无眼球眼眶凹陷修复、眼睑肿瘤切除和眼表重建手术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玻璃体视网膜及各种抗青光眼手术。 开诊地点:1号楼3楼眼科专家诊室1 开诊时间:周1下午、周5上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