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闭角型青光眼 > 疾病知识 >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高度近视病例分析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高度近视病例分析
小眼球、短眼轴、远视眼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基本解剖因素,高度近视特别是轴性近视患者眼轴增长无此特征,因此很少合并闭角型青光眼,但临床上仍然可偶尔见到此类患者。医院就诊的此类患者情况分析报告。
患者眼轴长(右眼轴29.43mm,左眼轴25.12mm),为轴性近视,并非球形晶状体或晶状体脱位所致屈光性近视,UBM检查结果可以看出,患者前房浅(右眼1.37mm,左眼1.05mm),房角狭窄,具有典型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征和解剖因素,晶状体末见脱位,厚度:右眼5.46mm,左眼5.66mm。因此结合患者的相关病史及体征,不同于Marchesani综合征及Marfan综合征,而符合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诊断。
我们认为,轴性近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尽管眼轴增长,但眼前段并不随之增加,增长的是眼后段,后段的扩张,同时晶状体较厚。田或等认为高度近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有3大因素:晶状体因素、眼球局部解剖因素和神经、血管因素。因此.高度近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可能与晶状体异常、眼局部解剖结构的变异及脉络膜的神经血管因索有关。根据相关病史及结合房角镜、UBM、A超等可明确诊断。
瞳孔阻滞是闭角型青光眼最主要的机制,高度近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也不例外。Barkana等回顾性分析了份病例,筛选出20例高度近视合并房角关闭的患者中有9位为原发性瞳孔阻滞。
田或等11对例闭角型青光眼并高度近视眼中有8例属于原发性瞳孔阻滞。轴性高度近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以瞳孔阻滞为主要发病机制患者。早期可给予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合并白内障者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房角分离术,晚期可行复合小粱切除术。以高褶虹膜或虹膜睫状体囊肿为主要因素的可行复合小梁切除术。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