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闭角型青光眼 > 相关医院 > 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建议二
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建议二
(四)CABG围手术期和经皮冠脉造影或介入术中的应用
CABG围手术期心肌缺血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密切相关,也是决定患者术后转归的关键因素。围手术期因麻醉、气管插管、手术创伤、应激、局部炎症反应、冠脉和桥血管痉挛等均可导致心肌氧供需失衡、血压升高。40%的CABG术后死亡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CABG围手术期高血压发生率为33%-6l%。静脉硝酸酯类可用于控制围手术期高血压、心肌缺血。
在经皮冠脉造影或介入术中,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可迅速缓解手术中的冠脉痉挛;亦可用于缓解心肌缺血及鉴别冠脉狭窄的性质。冠脉内注射硝酸酯类药物后若狭窄迅速明显减轻或消失,提示由冠脉痉挛所致;若狭窄更加严重,提示其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因为硝酸酯类药物扩张了正常冠脉,使原有狭窄显得更加严重。
二、硝酸酯类药物不同的静脉制剂
硝酸酯类药物有着类似的药理作用,但静脉制剂本身及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存在不同。
(一)合理剂型
硝酸酯类静脉制剂的合理剂型应具备如下特点:迅速起效并达到稳态;不易引起心动过速;不易引起低血压;半衰期较短,方便调节。硝酸甘油及硝酸异山梨酯静脉制剂具有上述特征,为合理剂型。
静脉制剂包括: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dinitrate)、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mononitrate)3种。药代动力学特点见表1。
5-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无肝脏首关清除效应,口服生物利用度%。静脉滴注的起效、达峰和达稳态时间明显迟于同等剂量的口服制剂,静脉推注虽可明显加快起效时间,但可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急剧变化和难以预计的后期药物蓄积效应。目前的研究显示,5-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制剂起效缓慢,药物作用滞后,不利于剂量的调节。连续静脉给药需近24h才能达到稳态浓度;血药浓度不断升高,有潜在药物蓄积和产生低血压的危险;半衰期长,一旦产生副作用,很难通过调整剂量来改善。因此,从药代动力学及用药经济学角度5-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剂型缺乏合理性,应予以摈弃。欧美国家亦无该剂型。
(二)硝酸酯类静脉制剂特点
硝酸酯为脂溶性物质,为生产成稳定的注射液常需要特殊的生产工艺或助溶剂,常用的助溶剂有无水乙醇、丙二醇等。不同厂家的生产工艺不同,使用助溶剂的种类及含量不同。不同厂家生产的硝酸酯制剂渗透压亦不同。不含助溶剂且为等张溶液的硝酸酯类制剂临床应用更便捷且安全。
三、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及方法
(一)硝酸酯类药物初始应用
应注意询问患者以前是否应用过硝酸酯类药物,有否不能耐受或不良反应等情况。如无禁忌证,低剂量起始逐渐滴定至症状缓解或达到“血压效应”。“血压效应”是指正常血压者用药后血压较基线下降10%,高血压者用药后血压较基线下降30%,但收缩压不能低于90mmHg。应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及心率,尤其是初次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者,避免出现明显低血压。
(二)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
1.硝酸甘油:起始剂量5-10μg/min,每3-5分钟以5-10μg/in的步距递增剂量,剂量上限一般不超过μg/min。硝酸甘油注射剂经导管冠脉内注射,常用剂量为μg/次。若冠脉痉挛持续存在,可以持续静脉滴注。
2.硝酸异山梨酯:初始剂量1-2mg/h,根据个体需要每5-15分钟以1mg/h的步距调整剂量,剂量上限一般不超过8-10mg/h。硝酸异山梨酯经导管冠脉内注射剂量为2mg/次。
对于心衰伴有血压升高者,静脉硝酸酯类药物剂量一般较大。大多数患者在上述剂量范围内可以缓解症状。个别患者可能需要更大剂量的硝酸酯类药物。文献报道硝酸甘油最大剂量可用至μg/min,硝酸异山梨酯最大用至50mg/h。紧急时,为迅速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报道可以静脉推注硝酸异山梨酯1-2mg/次,继之持续静脉滴注。
(三)静脉用药持续时间
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目的是为了迅速控制心肌缺血、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症状,一旦病情稳定,应逐渐减少静脉用量,过渡至口服药物控制。
控制心肌缺血时,一般在病情稳定后12-24h逐渐停用。
控制心衰时,一般在病情稳定后24-48h逐渐停用。在减量或停止静脉用药后病情反复,常需重新静脉用药,同时调整口服用药,直至病情稳定。
用于控制血压时,一旦血压控制达到靶目标,口服药物已经起效时,即可停用静脉药物,转为口服药物进一步控制血压。
(四)停止静脉用药
静脉用药时间越长、剂量越大,停止静脉用药时应逐渐减少剂量,避免出现症状反跳。一般硝酸甘油减量至5μg/min、硝酸异山梨酯减量至1mg/h时可停用。
四、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相关问题
(一)正确处理药物疗效与耐药性的关系
任何硝酸酯类制剂连续应用48-72h后,均可产生耐药,而经过一个短的停药期(24h)后,耐药迅速消失。有研究表明,静脉硝酸甘油较硝酸异山梨酯更易产生耐药性。另外一项研究显示,持续静脉输注硝酸异山梨酯产生耐药性时,通过追加剂量仍可达到药物疗效。
在ACS、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期、高血压急症等病情不稳定时,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