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闭角型青光眼 > 相关医院 > 什么是青光眼
什么是青光眼
正常眼球是有一定压力的,当眼内压超过自己眼球所能耐受的最高水平时,它可以造成眼底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等一系列视功能损伤时叫青光眼。正常眼压一般在21mmHg以下。
青光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青光眼病人一般存在着一定的解剖因素,例如:眼球小、眼轴短、有远视、前房浅。此时如果遇到一些不利因素,如:情绪波动、在黑暗中停留过久、长时间低头阅读、全身或局部应用阿托品类药物、过度疲劳等,就可能发生青光眼,严重者发生急性大发作,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永久性失明。
青光眼急性发作一般见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以下症状:眼痛眼胀、视力急剧下降,严重者只有光感、伴有恶心、呕吐;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极浅、瞳孔变大、晶体混浊、眼压高(多在60mmHg以上)眼球坚硬如石。也有一些青光眼眼压很高,但却无任何症状,如: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等。无症状病人虽然没有什么痛苦,但是其后果更为严重,有的病人已经失明了,才被发现,此时治疗为时已晚。
青光眼的治疗目的是保护病人的视功能,部分病人用药可以安全的控制眼压,但药物有一定副作用,不宜常用。激光或手术是另一治疗青光眼的方法。要尽量早做,因青光眼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青光眼,世界公认的致盲眼病之一。西医认为,劳累过度、睡眠不足、情绪波动、饮食不节或暴饮暴食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青光眼的发生,但尚无有效治疗方式。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青光眼的致病因素属中医的五风内障(青风、绿风、黄风、乌风、黑风)、雷头风、偏头风的范畴……
青光眼的原因与症状
青光眼,世界公认的致盲眼病之一。
通常来说,劳累过度、睡眠不足、情绪波动、饮食不节或暴饮暴食等因素,可以影响血管神经调节中枢,使血管舒缩功能失调:一方面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睫状肌水肿、前移,堵塞前房角,使房水流出通道受阻;另一方面可使房水分泌过多,后房压力过高,周边虹膜受压向前移而使前房变浅,前房角变窄。这些因素均可引起眼压的急剧升高,最终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
“青光眼本身就是脏腑功能失调后引起全身病理变化过程中的一种眼部表现。”医院院长史存良表示,它不仅可由多种病变继发形成,且可加剧其它病变的演变、发展。其中局部以外伤、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晶体改变(白内障、老花、晶体脱位、人工晶体)、玻璃体改变(玻璃体混浊、液化)、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夜肓、中浆、视网膜炎、视网膜动静脉阻塞、出血)、眼部炎症。全身以心脑血管(高血压、动脉硬化)、消化系统(胃溃疡、胃炎)、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先天发育不良。
同时,史存良强调,“临床上因用药不当,引发青光眼并不少见。”常见药物有:散瞳验光药物(如阿托品等),麻醉药物(利多卡、普鲁卡因等),拟肾上腺素等药(肾上腺素、麻黄素等),扩血管药物,镇静安眠类(如安定),抗菌消炎类(磺胺)女性激素及避孕药。
此外,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30岁以下的青光眼均属此类范畴。还包括角、结膜、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和混合型青光眼。
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青光眼的致病因素属中医的五风内障(青风、绿风、黄风、乌风、黑风)、雷头风、偏头风的范畴。古人以风命名,说明病势急剧,疼痛剧烈,变化迅速,危害严重。五风属内障范畴,雷头风、偏头风均有头目剧烈疼痛,其中包括因目痛导致的头痛,也有因头痛导致的目痛,如颅内肿瘤等。
中医认为,肝火可以生风,肝阳可以化风,肝开窍于目,所以本病的发生与肝的关系最大。此疾之源,皆从內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故对青光眼应分缓急,别虚实,辩证施治。治不及时或治不得法,终致失明。除整体调理外,局部治疗亦不可忽视。通常,青光眼包括,痰火(肝火)上扰型,气郁化火型、气虚血瘀型、肝阳上亢型等几种类型。
青光眼的症状
怕黑、眼干、眼累、畏光、流泪等状况是青光眼的常见症状,患者的眼睛会渐渐看不清,急性青光眼甚至会引发爆盲。
从西医的角度看来,青光眼可因其病因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
1.婴幼儿性青光眼:0-3岁青光眼患儿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者。在母体内即患病,出生后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一般是双眼性病变,但却不一定同时起病,也有25-30%患儿单眼发病。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明显突出,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易激动哭闹、饮食差或呕吐、汗多等到全身症状。
2.青少年性青光眼:发病年龄3-30岁之间。此型临床表现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发病隐蔽,危害性极大。
此型多发生于近视患者且有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90%以上的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详细检查才知道是青光眼。
3.原发性青光眼:根据前房前角的形态及发病缓急,又分为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等
3.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此型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占90%。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为1:4。来势凶猛,症状轻剧,发病时前房狭窄或完全关闭,表现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血压升高,此时全身症状较重易被误诊为胃肠炎、脑炎、神经性头痛等病变。如得不到及时诊治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无光感,此时称“暴发型青光眼”,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对疼痛忍受性轻强,仅表现为眼眶及眼部不适,甚则眼部无任何症状,而转移至前额、耳部、上颌窦、牙齿等部疼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实则是因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反复迁延而来。
3.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此型占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0%以上,发病年龄30岁以上,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脑力劳动者有急剧升高的趋势,此型发作一般者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视疲劳,用眼用脑过度,长期失眠,习惯性便秘、妇女在经期,或局部、全身用药不当、均可诱发,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虹视,头昏痛,失眠、血压升高。休息后可缓解,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失明。
3.3.原发开角型青光眼:多发生于40以上的人。25%的患者有家族史。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的直至地失明也无不适感。发作时前房角开放,此型的诊断最为关键。
4.继发性青光眼:
4.1.屈光不正(即近视、远视)继发青光眼:由于屈光系统调节失常,睫状肌功能紊乱,房水分泌失恒,加之虹膜根部压迫前房角,房水排出受阻,所以引起眼压升高,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是自觉视疲劳症状或无明显不适,戴眼镜无法矫正视力,易误诊。
4.2.角、结膜、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眼内炎症引起房水混浊、睫状肌、虹膜、角膜水肿、房角变浅,或瞳孔粘连,小梁网阻塞,房水无法正常排出引起眼压升高。西医对此病一般用抗生素、激素对症治疗,人为干扰了自身免疫功能,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4.3.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晶体混浊在发展过程中,水肿膨大,或易位导致前房相对狭窄,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一旦白内障术后,很快视神经萎缩而失明。
4.4.外伤性青光眼:房角撕裂、虹膜根部断离、或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震荡,使房水分泌、排出途径受阻继发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如能积极中药治疗预后良好,手术只能修复受损伤的眼内组织,但其引起的眼底损伤无法纠正,所以此型病人一般在当时经西医处理后,认为就好了,不再治疗,一旦发现已视神经萎缩,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
5.混合型青光眼:两种以上原发性青光眼同时存在,临床症状同各型合并型。
北京白癜风去哪个医院白癜风医院哈尔滨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