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闭角型青光眼 > 相关医院 > 半科普激素性青光眼附典型病例
半科普激素性青光眼附典型病例
前言
激素是人体正常分泌的化学物质,通常眼科使用量远小于自身分泌的量,只要合理使用,激素非常安全。
激素长期使用或比较敏感的人群可能有副作用,需要在医生的监测下使用,不要因为过分担心激素的副作用,而拒绝使用(因噎废食)。
以前称为激素性青光眼,现在多称为激素性高眼压。
激素(Hormone,直译为:荷尔蒙):指内分泌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高效能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可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性别、性欲和性活动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激素种类非常多,按其化学本质可分为
含氮的蛋白类激素;
类固醇类激素。
按其生理功能来说可分为三大类
调控机体新陈代谢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促进细胞增殖分化;
与神经系统密切配合,增强机体对环境的适应。
通常我们所说的“激素”是指使用最广泛的由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
由于发现和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的松)的作用及其结构,美国的菲利普·肖瓦特·亨奇和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
糖皮质激素因为其明显的效果,在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挽救了大量患者。
作用主要是
1: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2: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眼科应用包括
可以治疗:眼睑炎,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黄斑水肿、视神经炎、眼内炎以及各种内外眼手术后。
但长期使用也可导致明显的副作用
全身应用可致:骨质疏松、高血糖、肌体脂肪重新分布、皮肤变薄和抑制免疫等
眼部应用主要是后囊下型白内障和激素性青光眼(或激素性高眼压),除此之外,上睑下垂、瞳孔散大,眼睑皮肤变薄、角膜溃疡、眼部感染和伤口延迟愈合等。
关于眼压升高反应流行病学发现:使用4~6周,不同人群对激素的反应不同(Armaly,)
高反应型(升高15mmHg):5%
中反应型(升高5mmHg):33%
无反应型:其余
相关因素:
一般用药时间越长、剂量越大、浓度越高引起眼压升高的幅度越大
给药途径:局部用药大于全身用药
激素种类:角膜通透性越强越容易导致。地塞米松>泼尼松龙(百力特)>氟米龙、氢化可的松等
特殊人群:高度近视、糖尿病患者、原发开青患者呈中高度反应,另外青少年,尤其是儿童比较敏感
升高眼压的机制:简单说就是造成小梁网增厚,间隙变窄和细胞间的物质沉积,导致房水流出阻力增加,眼压升高。
治疗:
1:停用:局部用药小于3个月的,绝大部分停用后1周左右,都能恢复正常。
2:降眼压药物,待眼压恢复正常后,逐渐减量。
3:对于激素用药时间过长,降眼压药不能停用的患者,可使用SLT治疗,(本人治愈过数例患者),避免手术治疗。
4:手术治疗,药物不能控制眼压,或不能停药,有眼底神经损害者,为了挽救视功能和患者沟通好,也可手术。个人觉得,如果有机会可以先使用SLT后,再考虑手术。
以下是一些典型病例
1:18岁女性,患有过敏性结膜炎,医生给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治疗,自觉"很有效",后自行购买连续使用6个月,发现视物模糊时再就诊眼压50多,停药+降眼压治疗1个月,眼压仍旧在30多,行SLT治疗,后辅助降眼压药物控制1年后停药,随访5年眼压仍旧正常。点评:过敏性结膜炎,临床非常常见,按照专家共识,中重度结膜炎均需要激素快速控制症状或减轻增殖反应,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过敏性结膜炎一般都是青少年发病,对激素比较敏感,一定要
使用前和后,监测眼压,判断眼压变化;
做好病情记录;
叮嘱定期复查,及时减量,替换为更为安全的药物继续治疗。
可怕的是患者自行购买使用,笔者认为此种主要责任,除了患者本人,还在于后面给患者开药的医生,没有提醒患者监测眼压。大家应该提高认识,不要认为“没有找我看病,与我无关”,此类惨痛教训比比皆是。
2.52岁男性,左眼红,痒,经常找当地诊所配置眼药点眼,每次治疗效果都很好,使用近一年发现视物模糊,就诊时发现眼压50多,视神经已经出现萎缩。停药+降眼压药物治疗后2周,眼压恢复正常。
点评:因为激素能快速控制炎症,对于眼红和眼痒的患者,一些地方诊所医生会将地塞米松针剂注射入氯霉素眼药水里给患者使用,虽然“效果很好”,但是风险极大,此类教训极为惨痛,不能盲目滥用激素。3:12岁女性,不慎碰伤左眼后,因外伤性前房积血,住院治疗。开始眼压在22左右,经过几天治疗眼压升高至47,经人介绍转给我会诊,发现患者使用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停用2天后,眼压恢复正常。点评:儿童,血管舒缩功能不同于成人,眼部外伤后,炎症反应很重,激素能快速控制炎症,避免造成组织粘连等并发症,但是儿童对激素比较敏感,一般可使用中或弱效的激素,另外需要分析病情,判断眼压升高是否是疾病还是药物副作用。4:61岁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手术前眼压16,术后第一天眼压18,术后第四天眼压22.第十天眼压42,考虑术后使用的典必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所致的高眼压,停药后3天复查,眼压恢复正常,随访一个月,均正常。
64岁女性,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治疗,未发作眼(临床前期),给与虹膜周切手术治疗,手术前后眼压均在15左右,出院3天复查眼压25,10天复查37,房角镜下查看房角完全开放,考虑激素所致,停药后3天眼压恢复正常。点评:激素滴眼液,是眼科内眼手术后常用的眼药,可以缩短炎症消退时间,避免炎症反应所致的并发症。但是极少数人群可能比较敏感,使用激素期间应按医嘱定期复查,避免眼压升高造成严重损失。笔者早些年前,遇到过一例在基层做的白内障的老人,因为行动不便,未复查,但是眼睛时常出现不适,就让家属经常买手术后的药物点眼,一年后竟然失明了。我翻看病例,手术后视力还有0.8呢,可谓惨痛至极。
另外,我们常见的闭青,也会出现眼压升高,我一共遇到过4例患者,虽然很少,也一定要提防。
值得一提的是:激素的使用是利大于弊,如果不用激素,发生的问题会更多。只要严格复查,监测眼压,一般也不会出现问题
5:7岁男性,因头疼住院治疗,确诊为鼻窦炎,测眼压发现40多,托人找我排除青光眼,经过检查发现眼底没有问题,询问病史,患者住院前,在村里诊所输液3天,经电话询问诊所医生曾向患者输液时使用地塞米松针剂治疗,考虑激素所致,使用降眼压药物观察3天,眼压恢复至14,随访一个月,均正常。点评:激素的全身使用,作为眼科医生我们不能妄加评论,但是要提防激素的全身副作用,尤其是比较敏感的儿童有感冒等输液史者。
6:65岁男性,肾病,口服激素治疗一年,发现视物模糊,测眼压50多,使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仍30多,医院会诊后建议手术,后患者放弃治疗。点评:因为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内科使用也很广泛,我接诊过多例口服激素导致眼压升高的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等,因为检查不方便,内科医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