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闭角型青光眼 > 疾病病因 > 父亲住院借了三姨家5万,4年后才还清,第

父亲住院借了三姨家5万,4年后才还清,第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好 https://m.39.net/pf/bdfyy/xwdt/

大家都知道借钱太难了。借钱之所以难,一是张不开口,如果别人拒绝,那该多么尴尬;再就是怕借出去别人不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如果人家把钱存在银行里,可以涨利息,但是借出去以后,遇到通情达理的人会给利息,可是如果不给利息,等着人家主动要利息的时候,可能会伤了和气。

张女士的父亲生病住院的时候,正是家里经济最困难的时候,跑了好几家都没借到钱,这时候多亏她的三姨出手相助,借给了他们5万块钱。

4年过去了,张女士家才把这五万块钱还给了三姨家。

还完钱第二天早晨,三姨给张女士的母亲打了一个长长的电话,母亲放下电话满脸不高兴,到底怎么回事呢?

我们来听听张女士的讲述:

我们家是农村的,家里兄弟姊妹四个人,靠父母做一点小生意。维持家用。

父亲和母亲在家里开了一个小小的手工作坊,加工劳保手套。

我记得那时候晚上睡醒了一觉,总会看见父亲和母亲还在堂屋里干活。

我揉揉惺忪的睡眼,让父亲母亲赶紧休息,他们就说你先睡着,我们能多加工一副手套就多挣几分钱,要不咋咱家哪来的钱供你们四个人上学呀?

虽然我们做着一点小生意,但是收入微薄,在村里还是最困难的,毕竟家里有四个上学的孩子都要花钱。

那几年父亲累得腰都弯了,由于常年熬夜,他的眼睛经常是红肿的,见风就流泪,后来又得了青光眼,戴着一个厚厚的黑框大眼镜才能看清东西。

母亲更是满脸沧桑,脸上的皱纹就像榆树皮一样,粗糙而又干裂。尤其是母亲的双手,一到冬天就裂开了大口子,往外渗血水。

大家都知道,在农村里,不管你家有钱没钱,是穷还是富,亲戚之间必要的来往是少不了的,比如谁家的子女结婚都要去送贺礼,谁家生了孩子,买上红糖鸡蛋,另外再给放上或者块钱,我们这里叫做送煮米。

我家虽然很困难,但是在这些人情来往方面从来没有落下,我母亲姊妹三个,还有两个舅舅,母亲是大姐,我们和亲戚都处得特别好。

不管哪个亲戚家儿娶女嫁,我们都会去送礼的。有时候没钱了,借钱也得送过去。父亲说人穷志不短,再说亲戚之间必须经常联系走动,否则就没有亲戚味了,有困难的时候谁也不会帮你的!

那年我正读高中的时候,一次学校里要交学费,我回去拿学费的时候,父亲愁眉苦脸地说,家里的小生意做不成了,因为附近开了一家大型的手套加工厂,我们这样的小作坊根本没有活干了。

万般无奈,父亲去我家的东屋里,从一口大红缸里挖出了一袋子小麦,推到集上去卖了才给我交上了学费。

父亲嘱咐我,让我不用担心,再苦再难也要供我们读书。

可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我家的小生意没了,而我们四个姐弟都要上学花钱,没想到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父亲生了一场重病。

那些日子父亲脸色蜡黄,一直吃不进去饭去,他说胃里反酸,烧心。

我们催促着他去卫生院看看,可是父亲说不能浪费那个钱,攒点钱还得给我们读书的。再说当时又到了秋天种小麦的时候,家里还得买化肥,买种子呢,哪有钱治病?

父亲的病情一直拖着。到了冬天的时候,父亲的胃病更厉害了,根本下不去床了。

这时父医院,去了之后做了一番检查,医生说父亲的胃里长了一个东西,必须做手术切掉,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

父亲知道病情之后,他没有为自己担心,反而焦急地问医生,我这是个病,得花多少钱呐?

医生想了想说:“你这个病是大手术,先准备5万块钱吧,具体要花多少钱,现在还不好说。”

父亲一听竟然花5万块钱,这对于他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呀!

父亲当时就挣扎着从病床上下来了,他说赶紧回家,我不治病了。

母亲又把他按在了床上,让他安心治病,钱的事由她来想办法。

母亲先去了我几个大伯和叔叔家,但是没有借到一分钱。他们不是不帮忙,而是手里实在没有钱。

那时候,在农村里家家户户吃穿不愁了,但是都没有多少余钱,不像现在一样这么富裕,随便谁家拿个三万两万的不成问题。

父亲在病床上急需钱做手术,借不到钱怎么办呢?

母亲又马上去了娘家那边,先去了我大舅和二舅家,可是大舅和二舅家也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来,大舅摸出了块钱给母亲,母亲看看大舅家困难的样子,也没忍心要那块钱。

母亲又去了我二姨家,可是去到一看才知道,二姨夫的腿摔着了,正躺在家里养伤呢,母亲一看这情形,她还怎么好意思张口借钱呢?

二姨问母亲来干什么了?母亲脑子一转,就说一些日子不见了,刚刚听说二姨夫摔着腿了,过来看看。

母亲从二姨家不但没有借到钱,反而把兜里的20块钱掏出来给了二姨夫,让他买点东西吃的。

从二姨家出来,母亲眼泪直流,这怎么办呢?走投无路的母亲来到了三姨家里。

平时母亲和三姨的感情最深,两姐妹的来往多。三姨夫的脾气不太好,有时候三姨受了委屈就来我家里找母亲诉苦,母亲就安慰她几句,两口子之间还有能不吵架的吗?再包顿水饺吃,给她宽宽心,就把她劝回去了。

三姨看到母亲愁眉苦脸地来到了家里,就知道母亲肯定是遇到了难处,这时,母亲说了父亲住院了,急需5万块钱治病救命。

三姨一听马上就对母亲说:“大姐,你不要急,我家里有3万块钱,存在银行里还没有到期,我这就去提出来给你捎着。”

三姨夫正好也在家里,他对三姨说:“你快点去镇上的银行里把存单提出来,我再去我哥家给咱大姐借上两万块钱,救急不救穷,这是救命的事,马虎不得,这个忙咱们说什么也得帮。”

母亲一看三姨和三姨夫这么重情重义,她一下子放心了,父亲有救了呀!

其实母亲知道,三姨家这些钱来的也不容易,三姨夫干泥瓦匠,他天天骑着自行车,后座上绑着泥瓦刀等工具,去县城里抹墙挣钱。

三姨家钱不够,三姨夫竟然主动说去给我们借上两万块钱,凑足这5万块钱。母亲感动得眼泪哗哗直流。

很快,父亲做了手术,因为这是个大手术,再加上父亲身体非常虚弱,父亲从手术室直接转去了重症监护室,好在父亲福大命大,虽然当时命悬一线,还是救治了过来。

父亲出院后,对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以后一定要不要忘了你的三姨家,我这条命就是他们救回来的。

我们全家人对三姨家感恩戴德,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母亲就会蒸上两锅白胖胖的大馒头,再蒸上两条大面鱼,寓意是年年有余,让我们给三姨家送过去,因为除此之外,我们再也拿不出像样的礼物了。

从三姨家回来的时候,三姨家特别体谅我们家生活艰难。都会给母亲的包袱里里塞上两包点心或者糖果,有的时候还给我们装上一块猪肉,让母亲带回家炒菜给我们吃的,那时候能吃上猪肉炒菜就是无上的美味。有的时候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一点肉腥味。

还好父亲的身体在慢慢康复,那时候我们家开始种菜园,撑大棚种菜,又在家里养了十几头猪。

我们家的日子渐渐地走出了低谷。那时候父亲和母亲立下目标,每年至少要还上三姨家一万块钱。

在我的记忆中,那几年父亲和母亲虽然辛苦,但是他们干得很有劲头,有指望了啊!父亲把菜园侍弄得青青绿绿的,母亲在家养的猪又肥又大。

终于到了第四年冬天的时候,我们把三姨家的钱还清了。当时我也考上了大学,正在寒假里。

还完钱的那天,母亲破例从镇上的饭店里买回来了四个肉菜,又炒上了几个青菜,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饭。

母亲说,现在终于把你三姨家的钱还清了,我们可以松口气了,这些年欠着你三姨家的钱,我和你父亲睡觉都睡不安稳,这些年多亏了你三姨和三姨夫帮忙啊,要不哪有咱们的今天呢?

第二天早晨,三姨突然打来了电话,当时我家里是固定电话,电话就按在堂屋正当面的那张八仙桌上。

电话是我接的,我问三姨有什么事,三姨说让你妈接电话。

母亲正在院子里搅拌猪食,我把母亲喊了过来,母亲擦擦手拿起电话,我不知道三姨在那边说什么,母亲只是嗯嗯地答应着,脸色越来越凝重,越来越不好看。

母亲放下电话后,坐在板凳上发愣,我问三姨在电话里说了什么呀?

母亲说:“你三姨说咱们虽然把她家的钱还清了,但是咱们应该给他们家几千块钱的利息,她还说当时是提前把定期存单提出来了,损失了不少利息。”

我一听就对母亲说:“这事你可不能生气呀,咱们花了人家的钱,就得主动给人家利息,要是我三姨家把钱放在银行里的话,人家照样有利息可赚呢。”

可是母亲说,每年去还钱的时候都会给三姨家买上不少礼品,还顶不了利息吗?

尤其是最后去还那一万块钱的时候,我们家给三姨夫买上了两箱花好酒,花了好几百块钱。

三姨夫喜欢养花,父亲还特意把我们家养了多年的那盆桂花给端了过去,这盆桂花也能卖0多块钱呢,以前曾经有人要来我家买桂花,但是父母没有舍得卖。

我一听似乎也能勉强说得过去,可是,一码归一码,礼物不能代替利息。

我对母亲说:“钱归钱,物归物,给礼物那是应该的,表达我们的谢意,但是毕竟不等于咱们给三姨利息了。”

父亲回来了,他知道三姨要利息以后半天没有说话,他的意思也和母亲的意见一样,就是觉得每年去还钱都给三姨家买东西了,三姨干嘛还想再要利息呢?

我反复劝说父母,利息钱还是得应该给人家的,不能等三姨张口要这个利息,还钱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主动给他们。

快要过年了,正好我家的几头肥猪也该出栏了,卖了一万多块钱。

我就让母亲拿上了块钱,我们一起去了三姨家。

去到之后,三姨刚开始看到我们脸上似乎有些冷淡和尴尬,三姨夫也没有说话。

但是三姨依然马上钻进锅屋里,炒出了好几个热乎乎的菜,让我们吃饭。

这时母亲拿出了那块钱给三姨,母亲说:“前两天我们来还最后那一万块钱的时候,就打算给你们利息的,但是家里还没有卖猪,今天早晨的时候,刚刚把猪卖了我们就来送利息了。”

其实,这些话是我在路上的时候提前和母亲说好了的,嘱咐她就这样说,避免大家尴尬。

三姨一听,脸色马上就舒缓了,三姨父说:“唉,不好意思了,主要是借我哥家的那两万块钱,当时我许诺说你们还钱的时候肯定不会忘了利息的。这不那天我哥又提起了利息的事,我们只得和你们说了利息的事。”

我连忙说:“三姨夫,这事是我们做的不对,我们还给你们最后那一万块钱的时候,就应该把利息的事说清楚,应该让你们知道隔几天我们就会把利息送来的,所以才造成了一场误会,都怪我们把话没有说明白。”

三姨夫直夸我上了大学,有文化,有知识,就是会说话,说起话来特别好听。

这场尴尬,圆满地化解了。

这块钱的利息,三姨家只留下了,她又退给了我们0,三姨说这0让母亲给我们姐弟几个买身过年的衣服穿的。

往回走的路上,母亲也不再生气了,她说也想通了,用了人家的钱,就得给人家利息呀,母亲又想起了三姨的各种好,絮絮叨叨地和我说了一路。

我趁机对母亲说:“妈,亲戚之间,亲归亲,财归财,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三姨家能借给咱们钱,那就是咱们家莫大的幸运了,咱们一辈子忘不了他们的大恩大德,至于要利息的事,确实是咱们做得不对,咱们应该把利息让在前头。”

母亲点点头,说以后得好好对待三姨家。

我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县城工作,我从来没有忘了三姨。

我回娘家的时候,都会顺路去三姨家看看,给他们买点礼物放下,有时候我也会给三姨三百五百的。

我就是个普普通通上班的人,挣不来大钱,但是我就用这种细水长流的报恩方式来回报三姨家。

前些日子,我又去了三姨家坐坐,我知道三姨特别爱吃大四喜丸子,我特意去饭店里买了八个大丸子,装成两份,给母亲一份,给三姨送去一份。

三姨拉着我的手说:“外甥女啊,这些年,我有些话放在心里一直没有说出来,那年,你和你母亲来送利息的时候,你们走了我好几个晚上没有睡着觉,按说咱是亲戚不应该要你们的利息呀,可是那几年你三姨夫挣钱少了,我们家里确实紧张,都是因为穷啊,要是有钱的话,我们哪好意思要利息呀?当初把钱借给你父亲治病的时候,我们又不是冲着利息去的。”

我连忙安慰三姨,不要再提这件事了,让三姨放心就是,我们一直很感激呢!

我对三姨说,这些年我只记得三姨和三姨夫的恩情,早就把给利息的事忘了呢,因为那是我们应该给的。

从三姨家出来,我就在想,亲戚之间和和睦睦真好,俗话说亲顾亲顾,意思就是亲戚之间相互照顾,谁有困难了就帮一把,这才叫亲戚啊!

当亲戚之间涉及到钱财的时候,一定要分得清清楚楚的,借了人家的钱就得把利息加上,因为能把钱借给你,这就是莫大的信任,我们应该懂得感恩。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ikw.com/jbby/14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