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闭角型青光眼 > 疾病病因 > 高度近视并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
高度近视并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
高度近视并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
患者男性,21岁。于年2月10日因左眼胀痛伴视力下落10余天,伴随侧头痛,来院救治。测眼压:右眼29.2mmHg,左眼41.6mmHg,给予静滴甘露醇及局部点用阿法根、派立明滴眼液,3d后复查压平眼压:右眼13mmHg,左眼12mmHg,眼部查体:最好改正视力右眼:0.01,左眼:0.05,右眼角膜透明,前房轴深1.5CT,周边1/4CT,瞳孔3mm×3mm,晶状体透明;左眼角膜透明,前房轴深1CT,周边前房近消失,瞳孔3mm×3mm,晶状体后囊轻混浊:眼底:双眼底视膜平伏,豹纹状,细节欠清。
既往双眼自幼视力差,高度近视病史,未戴镜。曾2次出现左眼胀痛,测眼压高,用药后减缓(具体不详);否认青光眼及高度近视家族史。否认全身疾病史。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右眼前房深度1.37mm,12、6、9点位房角关闭,3点位房角残留裂隙:左眼前房深度1.05mm,全周房角关闭。A型超声:右眼眼轴29.43mm,晶状体厚度5.46mm;左眼眼轴25.12mm,晶状体厚度5.66mm。诊断:(1)双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双眼高度近视眼底病变,(3)双眼高度近视,(4)双眼弱视。
医治:前后于年2月14日及年2月21日行右眼及左眼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同时继续点用派立明及阿法根滴眼液控制眼压,右眼眼压波动于12~16.4mmHg之间,左眼眼压波动于13~17.7mmHg之间。YAG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后复查UBM:有眼前房深度1.60mm,12、3点位房角残留裂隙;左眼前房深度1.18mm,12点位房角关闭,3点位房角狭窄,6、9点位房角残留裂隙。A型超声:右眼晶状体厚度5.38mm,左眼晶状体厚度5.54mm。
讨论
近视是由于包括遗传和环境两种复杂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度近视与一些如并发性白内障、青光眼、视膜脱离和黄斑变性等可能致盲的疾病有关,并增加了这些疾病的产生,很多研究发现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密切关系。但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例在临床上少见。小眼球、短眼轴、远视眼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发的基本解剖因素,高度近视患者无此特点,因此很少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田或等认为高度近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产生有3大因素:晶状体因素、眼球局部解剖因素和神经、血管因素。瞳孔阻滞是闭角型青光眼最主要的机制,高度近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也不例外。Barka-na等回顾性分析份病例,挑选出20例高度近视合并房角关闭的患者中有9位为原发性瞳孔阻滞。典型瞳孔阻滞眼具有远视、短眼轴、厚晶状体、浅前房的特点。晶状体因素是致使瞳孔阻滞最常见的缘由,另外,高度近视眼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可使晶状体前移,也可致使瞳孔阻滞。眼球局部解剖因素主要包括虹膜及睫状体的异常如虹膜高褶、睫状体肥厚、囊肿等。Quigley等认为高度近视眼的视神经、血管因素使脉络膜血管扩大,睫状体充血、水肿、房水份泌量增加,造成晶状体虹膜隔前移,房角关闭。
对高度近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医治,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计医治方案。如以瞳孔阻滞为主要机制的患者可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晶状体因素引发瞳孔阻滞者慎用缩瞳剂。轴性高度近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以瞳孔阻滞为主要病发机制患者,初期可给予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合并白内障者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房角分离术,晚期可行复合小梁切除术。以高褶虹膜或虹膜睫状体囊肿为主要因素的可行复合小梁切除术。临床医师需仔细检查怀疑高度近视患者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有效的医治方案。
文献来源:王凡寅,黄丽娜,曾爱能.高度近视并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临床眼科杂志,,23(2):-.
能治愈白癜风的医院哪家白癜风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