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闭角型青光眼 > 疾病预防 > 守护光明燃点希望细数中山眼科中心之

守护光明燃点希望细数中山眼科中心之



白癜风早期有哪些症状 http://m.39.net/pf/a_4793210.html
点击标题下「蓝色   中山大学眼科的发展壮大并为人所知,应当从年院系调整后组建的华南医学院眼科教研组算起。从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历程中一路走来,从年10月建医院至今,岁月已悄然过去了半个世纪。从我国第一间高等医院,到第一间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治盲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从建院时仅有的五个病区,到医院、亚太眼科学会(APAO)永久总部所在地……五十年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敢为人先,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第一”,更赢得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山大学几代眼科学人无怨无悔,将热情与心血倾注于小小的眼球之上,所成就的,却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大大的眼科学事业。因此,我们想记录的,不仅仅是这艰辛历程中的荣光,也不仅仅是那漫长征途上的坎坷。我们试图挖掘的,是那些或为人津津乐道、或隐逸于光环背后的人物,记忆和故事。因为,他们守护了光明,为无数患者和家庭燃点了希望,为中国眼科学开辟了一片天。

  中山大学眼科原与医科同源。年,美国医生伯驾(PeterParker)在广州新豆栏街十三行内开办了一间专科性质的“眼科医局”。当时的中国社会,眼病很普遍,而中医的解决办法相对较少,因医院更能吸引中国人的注意。当然,这一源头与真正意义上的中山大学眼科还非常遥远。   年10月,陈耀真、毛文书回到广东,受聘为岭南大学医学院眼科教授。此时岭大眼科只有两间诊室、两张病床,设备简陋不说,病人住院往往要向妇产科借用床位。医院眼科,医生仅杜念祖、陈莲爱、黄玉珍、陈玉华四人,4张病床还附属于外科病房。直至年初,中医院将眼、耳鼻喉、皮肤三科合建为一个病区,成为当时广州第一个拥有15张眼科病床的病区。   不久之后的院系调整中,中山大学医学院和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组建华南医学院,两家医学院的眼科也随之顺利合并成立眼科教研组;年,光华医学院眼科并入眼科教研组。

  华南医学院成立后,眼医院(即原岭医院),共有医生9名,由陈耀真教授任教研组主任,眼科病床也增加到30张。人员合并后统一调配,由教研组派人到原中医院继续开展眼科门诊工作。   直到年,眼科教研组已有30名医生、70张病床,每天门诊量达-人次,这样的规模,已经完医院的条件。陈耀真、毛文书在时任中山医学院院长柯麟的全力支持下,由中山医学院向卫生部递交了在华南建医院的报告。   经过多方奔走,在聂荣臻、陶铸、陈郁等领导的关怀和各级政府支持下,年10月,中医院终于宣告成立,这是我国第一间医院。“大眼科下各个专科的建立也可以在原来只有一个病区,建成各以一项专科为主、兼收其它眼病的多个病区。一专多能地培养医生,也有了最基本的病人保证。”这是多年后杜念祖教授医院的中肯评价。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国内眼科学界的医疗、教学、研究亟待重建和发展。在缺少教材的情况下,翻译国外优秀的教材无疑是最便捷的解决之道。年起,陈耀真教授翻译了美国CharlesHenryMay所著的《梅氏眼科学》第20版,年由中华医学会出版。作为医学生和青年医生日常使用的重要教材,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眼科学教材。

  年,陈耀真受国家委托负责主编我国第一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通用教材《眼科学》,次年正式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标志着我国眼科学的教育工作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向着现代眼科学方向迈进。   医学诊疗技术日新月异,原有的眼科学教材已不能满足医疗及教学工作的需要。年,杜念祖教授受国家教委委托,开始重新组织编写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眼科学》教材,并于3年后正式出版。这本教材最初确定的读者群体是学制3年的工农兵学员,故“文革”结束后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因此,仅一年之后,杜念祖再次承担起编纂5年制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眼科学》教材的重任,以供医学、儿科、口腔、卫生专业使用。这也是“文革”后出版的第一本眼科教材。   继此之后的年和年,毛文书受卫生部委托先后主编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眼科学教材的第二册(年6月出版)和第三册(年3月出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至此,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三十余年中,国家委托编写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眼科学》的前五本教材,主编单位均落医院。

  医学院自年开始受中央委托培养研究生,建国后刚恢复研究生招考制度,门槛相当高。就是从此时开始,陈耀真教授招收并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眼科学研究生。在培养眼科专业队伍的基础上,着手致力于眼科学术梯队带头人和骨干的培养,以教、带、培配备防盲、视觉生理、眼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后备人才。   彼时眼科学教研室刚刚成立,研究生做课题既没有文献索引指路,又缺乏可查的文献资料,研究工作几乎无从下手。陈耀真手把手将学生引上研究之路:及时从自己的“活索引”库中搜索资料,参阅国际研究前沿,结合我国眼病实情和研究现状帮助学生选择研究方向,之后再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和钻研。在总结研究成果时,他强调科学性与逻辑性。为了指导学生准确精炼地表达研究结果,陈耀真常用铅笔在稿纸边上密密麻麻地写满蝇头小字,不容许任何疏失。每每在杂志上看到学生们发表的研究论文,他比自己发表了论文还要高兴。   研究生的培养除了要求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熟识之外,还强调实际操作能力。陈耀真的很多学生同时也都师承治学更为严厉的毛文书。当学生看门诊查房时,毛文书常常悄悄来到现场观察他们如何诊治病人,发现有什么不妥就当面指出,对一些年资高的医生也不例外。对此,她说:“如果等病人走了之后我再说,他就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在陈耀真、毛文书的精心培养和言传身教下,这批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分别从事屈光学、临床青光眼和视觉电生物等专业的研究,后来更成为所学专业在全国学组的带头人,有的还在国际专业学会担任了亚洲和澳洲的学组领导人。上世纪50年代的筚路蓝缕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的眼科专业梯队,为我国眼科学教学研究和临床教育事业的更上一个台阶准备了师资力量。

  医学的研究和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在服务社会、攘除病痛,在眼科学领域,则集中体现于防盲治盲工作上。早在上世纪50年代,陈耀真、毛文书教授就曾深入海南和广东省中山县、新会县农村及粤北山区等地建立防盲挂钩点,深入开展查盲治盲。年夏,陈耀真带领眼科教研组医护人员深入东莞偏远的麻风村,为每一个麻风病人检查眼睛并积极实施治疗。年,毛文书深入汕尾渔村查盲治盲,夜晚没有电,就点亮马灯、打着手电为病人施行手术。五年之后,她又率领眼科教研组人员参加中山医学院巡回医疗队,到广东省中山县农村公社、生产队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巡回医疗。   年,中山医学院中山眼科中心成立防盲治盲办公室,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海伦·凯勒基金会(HKI)等国际机构进行科技合作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外多种资源,使防盲治盲工作不断深化发展。   据统计,从至年,医院共派出94支医疗队下乡、下厂,脚印遍及广东省8个地区、56个县、个公社。医护人员自带药物、手术器械、消毒用具、敷料等,在极其艰苦条件下,走村串户检查眼病病人,开展各种内外眼手术,诊病人数达49万,开展内眼手术1.6万多例,外眼手术4.7万多例。不仅如此,医疗队还积极开展基层医疗培训工作,培训公社一级以上眼科基层人员人、培训大队一级卫生人员人,并留下各种翔实的数据及文字总结,被当地人民群众称为“留下了不走的医疗队”。

  年,开风气之先的广州迎来了新纪元。是年12月,医院筹划的全国首次角膜病专业会议在广州举行,杜念祖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来自中华医学会、中医院的名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就角膜病诊断治疗的新进展展开研讨。   其时,闭塞刚除,风气始开,此次会议的筹备及召开着实经历了一番“波折”。年,全国第一届科学大会召开,“角膜移植治疗失明”获得大会集体奖。之后,中华医学会秘书长来穗视察,医院开展角膜移植的新进展,并于北京开会期间提出在广州举办首次全国角膜病专业会议的建议,很快获得与会人员通过。   随后,会议终于在广州人民大厦举行,共收到来自全国28省的论文篇,大会发言67篇,持续了整整六天。作为“文革”后的第一次全国性眼科专题会议,在带给眼科学界强烈震动的同时,会议还直接促成了国内首个角膜病专业学组的成立,杜念祖被一致推举为组长。

  很长一段时间内,患者由于玻璃体内病变导致玻璃体混浊,从而丧失视力的案例并不鲜见。虽可通过将混浊的玻璃体从眼内清除的方式挽救视力,但在眼内失压的情况下,如何清除混浊的玻璃体,却始终是一个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法宝”,便是当时国内尚未引进的玻璃体切割器。医院虽一直有购置意向,却苦于缺少外汇,计划只得暂时搁置。   年,机缘巧合之下,医院收治了一位有望为国冲击奥运金牌的跳水运动员。该运动员的玻璃体内积血,必须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才能挽回一些视力。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国家体育局拨出部分外汇配额,帮助医院购置了国内第一台玻璃体切割器和一台手术显微镜。得知此消息的主刀医生杜念祖分外激动。其时恰为中国角膜病专业会议期间,数位前来参会的眼科同道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手术开始了,切割器吸管在光纤灯光照明下靠近玻璃体内血凝块,启动切割器,血凝块被吸进切割器管内,一点一点被切割并经导管吸引到眼外容器中,眼压也经眼外输液瓶内生理盐水的同步补充而不致眼球塌陷。如此连续抽吸,玻璃体终于渐渐恢复清明。手术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   这是在我国展开的首例玻璃体切割手术,而中山医学院医院是我国最早拥有玻璃体切割器的单位,杜念祖也由此成为国内“玻切”手术第一人。

  改革开放后,医院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无论医疗服务还是科研教学都有了长足发展。经过多次努力争取,调任中医院的陈耀真教授和毛文书教授于年12月重回中山医学院医院工作,陈耀真任名誉院长,毛文书任院长。   重返医院后,毛文书开始为筹备成立中山眼科中心而积极奔走。   年,中山医学院眼科研究所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隶属于高等医学院校的眼科研究所。翌年6月14日,中山医学院向中央和广东省有关领导同志递交了《关于再次申请成立“中山眼科中心”的报告》。仅仅十几日之后,在聂荣臻及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广东省委书记兼省长梁灵光等的关怀和支持下,中山医学院中山眼科中心于6月28日正式宣告成立,下设医院、眼科研究所、防盲治盲办公室,成为我国第一间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防盲治盲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   其时,中山眼科中心共有医师86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9名)、护理人员90名、技术人员33名,规模、实力与初创时相比大为增长。

  医院于年成立于美国休斯敦,是世界第一所非营利性飞机医院。自成立伊始,医院就在全球拉开了恢复视力计划的序幕。这架由DC-8医院,内设预检室、检查室、微型手术室、护理室等手术设备,既可施行手术又可从事示范教学,并通过双向通讯设备,直接与示范医生进行问答。机上配备了一批美国及其他地区拥有高级技术的医生、护士、工程师、机师和影视制作人员。   年9月21日至10月8日,奥比斯飞机教学团应陈耀真教授和毛文书教授之邀首次访华,来自美、澳、西、新等国的眼科专家先后在机上作了40例手术示范、8次专题学术报告,参加此次学习交流活动的我国眼科工作者达人次。手术示教过程还经电视直播让国内的眼科学者有机会看到。当时,许多国内眼科工作者都没有见过示教中诸如眼底激光治疗等大部分手术。   年6月,中山眼科中心举行了医院首航中国30周年庆典。奥比斯总监DavidJohnson表示:“30医院首次到访广州以来,中山眼科中心已成为一家首屈一指的优秀眼科中心。我们很高兴能医院项目带到广州,庆祝我们的合作关系,同时延续我们的承诺,不断加强眼科医护人员能力,提升中国的眼科服务水平。”   在年启用DC-10型飞机后,医院为了表示对年成功来华的纪念,将退役的DC-8型飞机赠送给中国,永远留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公展。

  在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还是很难想象并付诸实践的。而由中山眼科中心在广州主办我国首次国际眼科会议,便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召开的较大规模的国际性会议,也是“一次把中山眼科中心推向世界的极好机会”。   年11月12日至14日,为庆祝医院成立20周年及陈耀真教授回国执教51周年,中山眼科中心主办的我国首次国际眼科会议在广州花园酒店举行,来自17个国家的名外宾、医院名代表、本院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不乏国际眼科学会主席、副主席,地区级眼科学会主席以及各国国家眼科学会主席等等,创下了世界最多眼科名医名师聚集中国的历史纪录。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专门发来贺信,时任卫生部部长陈敏章亲自到会并讲话。   为了办好这次会议,中山眼科中心组建由中山医学院、中心和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19位专家组成的筹备委员会,自年1月起,先后在广州、南宁三次召开筹委会工作会议,逐步细化分工,以确保会议顺利举行。   在这次规模空前的国际眼科会议上,除了各国眼科学者分别开展学科前沿专题学术讲座外,中山眼科中心的学者和学生也得以崭露头角,杜念祖教授团队就医院角膜病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了展示:龚向明报告了《角膜移植手术手术适应证的变化》(龚向明、陈家祺、冯春茂、杜念祖共同撰写),王云亮报告了《角膜中期保存超微结构的研究》(王云亮、杜念祖、黄菊天、罗天锡、吴义芳、郑树琛共同撰写)。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山眼科中心角膜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走在国内前沿,得到同道的广泛认可。

  年11月,曾任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的李绍珍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山大学医科第一位、也是中国眼科学界第一位院士。   李绍珍先后就读于华南医学院和中山医学院,对白内障病因研究和临床手术治疗有极深造诣。从上世纪50年代起,她就跟随毛文书教授下乡开展防盲治盲工作。几十年来,她踏遍了南粤大地的工矿和农村,更从长期的实践中体会到,无论自己的水平有多高、工作能力有多强,即使无日无夜地干,也不能满足众多盲人的需求。   为此,李绍珍积极投身白内障手术的技术引进和创新,以提高白内障手术质量。她率先开展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首创用激光断线和综合控制法防治手术后角膜散光,改进小切口超声乳化术。她受卫生部委托主持十年百项中的《白内障手术防治》面向基层和农村的技术推广工作;主持举办的各种学习班培训了全国23个省份的近千名眼科医生;她与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和国际防盲机构(HKI)合作,在广东省内建立起5个白内障手术防治基地,并率先开展白内障患者疗效与生存质量的研究,找出影响中国农村白内障复明手术质量和数量的原因和对策。   另一方面,她注重研究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和防治。9年起,她在中山医学院参与建立第一间眼科生化实验室,开始进行中国人晶体化学成分分析;她与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合作,指导白内障病因及眼免疫实验研究,发现人透明晶体中γ-蛋白亚基变化及凋亡基因表达与白内障形成有关、人类葡萄膜炎与视网膜抗原自身免疫有关等等。   对于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李绍珍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最早掌握这种技术的专家,她将这种技术毫无保留地向学生和年轻医生推广。她常常说:“我们自己要继续学习,知识要不断更新,思想上紧跟时代。”她更以“为人师,应甘为人梯”自勉,在言传身教中将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传递给学生和年轻医生。

  年,曾任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兼医院院长、眼科研究所所长的陈家祺教授荣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我国眼科学界第一位获聘该院的外籍院士。   从事眼科临床和科研工作五十余年,陈家祺对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有丰富的经验,尤其在角膜病的诊治、角膜移植手术、眼表重建手术和复杂眼外伤防治等领域造诣极深,已完成近万例角膜移植及眼表重建手术,并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奖5次、省部级奖24次、专利4项。   一路走来,陈家祺之所以能够执着前行,成就非凡,源于不忘本心。1年,刚从中山医学院毕业的他进入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组,在此期间,陈家祺跟随毛文书教授的防盲治盲小组,深入广东偏远地区为农民看病。当时,农村医疗条件极其恶劣,患者饱受角膜病折磨。望此情景,年轻的陈家祺暗暗下定决心,“这辈子一定要尽可能治好他们的病”!   正是秉承这样的宗旨,日常诊治中,他始终以患者为先,无论深更半夜还是节假日,角膜材料一到便立即为患者实施手术;根据每位患者的经济能力,他量身定做治疗方案,甚至免费帮患者做检测;面对诊室前的人头涌涌,陈家祺从不将病人拒之门外……年,在陈家祺的努力下,广东省眼库正式成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角膜供体不足的状况。时至今日,虽已年逾古稀,但陈家祺依旧出门诊、搞研发,“我的目标是让人工角膜实现中国量产,帮助更多人重见光明”。

  年,中山眼科中心卓业鸿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激素性青光眼TIGR基因突变筛选、克隆与序列分析》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导师为葛坚教授。这篇论文率先在国内从基因水平探索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激素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以及二者之间的可能联系,深化了对青光眼病因的认识,拓展了青光眼研究新领域,为此后从基因水平阻止青光眼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卓业鸿本科就读于原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年,他与时任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的葛坚教授结缘并成为其第一位研究生,同时也成为我国少数早期开展基础研究的眼科临床医生之一。当时,有“导致失明的沉默杀手”之称的青光眼在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较高,是三大致盲眼病之一。在导师的鞭策和鼓励下,卓业鸿走上了青光眼临床与基础研究之路。开始是对青光眼发病机制相关的小梁网细胞进行培养研究;随后又率先对青光眼家系进行系谱分析、致病基因筛选和功能鉴定。他一直致力于探索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在青光眼的早期临床诊断、手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青光眼发病机理、青光眼致病基因筛选、视神经损伤与保护等领域做了深入研究,确立了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年,国家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准建设眼科学等1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是中山大学,是我国第一个获批准建设的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为葛坚教授,现任主任为刘奕志教授。   从年建立华南医学院眼科教研组至今,中山大学眼科走过一个甲子的风雨历程。最初一代人的梦想,变成几代人心血与智慧的凝结。年4月,眼科学实验室获得卫生部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立项,成为我国唯一的卫生部眼科学实验室;年3月,获得广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立项;年1月,获得教育部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立项;年1月,成为科技部和广东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年12月,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两轮严格评审后,最终列入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年5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同年7月,正式成立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年3月,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年7月,接受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获“良好类实验室”评估成绩。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眼病样本组织库、临床研究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实验动物中心、公共实验平台、广东高校眼科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支撑平台,下设28个PI课题组,一直以我国常见致盲眼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作为主要研究方向,重视基础研究与临床相结合,主要研究方向有:眼干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研究、眼血管及肿瘤生物学研究、眼干细胞与神经生物学研究、眼遗传与基因治疗研究、眼病流行病学研究,以及角膜病和眼表疾病研究、视功能保护和视觉科学、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研究等。目前,实验室整体水平已居国内领先地位,在葡萄膜炎防治及机理、角膜病与眼表疾病诊治、近视眼机理和干预研究、白内障防治和视网膜疾病研究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是中山眼科中心发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至此,中山眼科中心真正完成了作为现代化眼科中心的完整构建,也真正确立了中山眼科中心在学界的地位。

  年,由时任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葛坚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我国重要神经致盲性眼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项目被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成为我国眼科学界首个获得国家“计划”立项资助的科研项目。   截至年,中国法定盲人(根据美国医疗协会定义,矫正后优眼视觉敏锐度20/以下,或视野角度20度以下,即可认定为“法定盲人”)已达万之众,低视力人口约有万,是世界上盲和视力损伤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盲治盲形势严峻。因而国家科技部首次将该项目列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的重要支持方向,力图为推进国内防盲治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和鼓励。   我国重要神经致盲性眼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项目着眼于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四种重要神经性致盲眼病,围绕“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伤和保护机制是解析重要致盲性眼病的关键”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从环境、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到细胞、分子发病机制与功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进行系统研究,旨在阐明重要神经性致盲眼病的发病机理,为临床提供崭新的分期靶点干预策略,以期提高重要神经性致盲眼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降低致盲眼病总体患病率。项目整合了中山眼科中心、医院、医院等3个国家最重要的眼科中心,囊括了中山大学、复旦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4个教育部眼科学国家重点学科进行联合攻关。   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的葛坚教授,于年考取中山医学院医院研究生,硕士、博士先后师从周文炳、李绍珍教授。8年研究生的扎实训练让他学会了怎样独立思考去从事一项工作,同时树立自己的学术道德观并尽力倡导维护,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些品质,在他日后的从医、科研和管理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医生必须是利他主义者”,这是他对自己和医学生们的要求。

  8年11月,中山眼科中心张清炯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姚永刚课题组合作完成了有关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发病风险的研究,相关论文发表于生命科学领域国际顶尖的《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TheAmericanJournalofHumanGenetics)上,并被《自然指数-中国》(NatureChina)列为8年12月份的研究亮点。这是我国学者在有关LHON与mtDNA相关研究方面,首次在此类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为视神经退行性变的母系遗传性疾病。男性患者居多,常于15至35岁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双眼同时或先后急性或亚急性无痛性视力减退,同时可伴有中心视野缺失及色觉障碍。   上世纪80年代,师从毛文书教授攻读研究生的张清炯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在高度近视、遗传性视神经变性、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等常见眼遗传病的基因定位和基因突变频谱等方面的系统研究。众所周知,遗传资源是开展遗传病相关研究的基础,也是原始创新的资源平台。然而,遗传样本收集不仅费时费力,且短期难见成效,鲜有人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啃这样一块“硬骨头”。张清炯则不然,为收集眼遗传病样本,他遍访华南各省,收集了多个LHON家系标本,建立了国际上拥有最多样本的眼遗传病资源库,为难治性眼遗传病的临床诊治与实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年,中山眼科中心主办了两次眼科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9月24至29日,第18届国际眼科研究大会(InternationalCongressofEyeResearch,简称ICER)在京举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为三位组委会主席之一。ICER由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的国际眼科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EyeResearch,简称ISER)主办,主要以基础性研究为主,展示眼科各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全球眼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第二大研究会议。如此高水平、高规格的眼科研究会议在中国大陆举办尚属首次。申办过程中也经历过两次失败。   约名外国专家、名国内专家参加了本届大会。大会除常规的角膜、晶状体、青光眼、视网膜细胞生物学、视网膜神经学、眼的免疫和感染、眼的生理和药理、综合眼科的专题会场外,还有中医眼科、青年研究者讲坛和获奖演讲等。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葛坚、唐仕波、曾骏文、张清炯、何明光等分别负责青光眼、眼底病、视光学、眼科遗传病学及流行病学等各分会场的主持并作了精彩演讲。此外,在英文演讲峰会上,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葛坚、张振平、张秀兰、梁小玲等分别作了精彩发言。   时隔两个多月,12月5日至7日,中山眼科中心又主办了全国青光眼学术会议(CGS)暨第七届亚太青光眼学术会议(AOGS),这是亚太青光眼学术会议第一次联合全国青光眼学术会议在中国大陆举行。   青光眼是一种可以导致不可逆性视力丧失的进行性眼病,是全球第二位致盲性眼病,亚太地区青光眼患者约占全球青光眼患者的2/3。因而,参与本届会议的学者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多名眼科专家以及国内的多名青光眼专家,结合青光眼基本临床科学问题与前沿基础研究热点,围绕眼压波动与浪涌、激光治疗、抗青光眼手术、药物治疗趋势、图像形态和功能研究等临床问题展开讨论;同时也就干细胞与视神经再生、特定基因的筛选与功能、神经胶质细胞功能、纳米释药系统等基础研究进行探讨。   本次大会主题演讲内容主要为闭角型青光眼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葛坚教授就我国原发闭角青光眼的现状、分类、诊断、治疗,结合我国青光眼学组委员制定的关于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共识进行了精彩阐述。

  据9年世界卫生大会公布信息,世界范围内约有0万盲人,其中万在中国,更有3.14亿人患有由于眼睛疾病或者未经矫正的屈光不正造成的视力损害。   时任中山眼科中心主任葛坚曾指出,中国眼睛疾病致盲率如此之高,并非因为眼科技术实力薄弱,而是科普宣传教育跟不上,导致大众对眼科疾病知识缺乏了解,无法早期防治。9年6月6日,广东省眼科学科普教育基地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正式成立,这医院为依托的科普教育基地。   广东省眼科学科普基地依托中山眼科中心,将现有的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实验室、动物训练实验室、科普画廊等资源整合,并为此专门设计制作了国内最大的13万倍放大的眼球模型。眼科科普展厅定期向市民开放,以眼科挂图、多媒体展示等形式普及眼科基础知识,未来的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院还计划设立科普展厅、科普画廊和科普花园,并应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科普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眼睛保健意识和防病意识。

  年5月29日至31日,“年《自然》(Nature)杂志中国论坛”在广州举行。这是《自然》杂志正刊自年首次出版年以来,第一次在中国大陆联合科研机构——中山大学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国际会议。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以基因组学和干细胞为基础的治疗——打造未来个性化医疗”,吸引了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丹麦等16个国家和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过去十年,随着生物医学界里诸如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肥胖症等复杂疾病的遗传和分子机理研究的发展,干细胞操控、细胞重编程、组织工程学和基因组编辑等生物技术手段的革命性进展,为过去认为的“不可治”疾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同时,随着疾病病原学上的进展,以及细胞和基因组可操纵性的实现,在必要时对疾病进行个性化诊疗的需求也应运而生。   论坛邀请了26名世界顶级学者作专题报告,他们分别在干细胞操控、细胞重编程、组织工程学和基因组编辑等前沿学科和转化医学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ChristineSeidman教授,世界干细胞领域权威、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SeanMorrison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教授,日本神户理化研究所发展生物学中心世井芳树教授等,均在会议上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研究进展。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然》杂志资深编辑MagdalenaSkipper博士表示,《自然》杂志选择中山大学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国际会议的联合机构,是因为其在国际上日益强大的影响力及其丰富的临床资源,这将为国内外科学家进行合作与交流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宽广的平台。

  年7月2日,中山大学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中美研究团队联合攻关——干细胞治疗角膜疾病取得重要突破,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这一研究主要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刘奕志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人类基因组医学研究所所长张康教授负责。这也是中国大陆眼科学者首次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在该杂志发表研究成果。   一直以来,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往往受限于供体来源不足及异体移植排斥反应。而这一研究证实了调控角膜缘干细胞分化的关键因子WNT7A和PAX6在角膜谱系专向分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次快速且廉价地将皮肤上皮干细胞或其他的细胞类型分化、扩增出足量的角膜缘干细胞,并成功修复角膜功能,从而为治疗角膜疾病指出了一条新策略,对治疗临床上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的重大疾病及修复近视眼术后上皮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和前景。而此次研究成果的取得,也恰恰凸显了中山大学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发挥“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的重要作用。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专家,刘奕志于原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师从中国眼科学界第一位工程院院士李绍珍教授,先后攻读白内障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于年率先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是我国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量最大、手术效果最好的眼科专家之一,有“超乳之王”的美誉。

  亚太眼科学会(Asia-PacificAcademyofOphthalmology,简称APAO)是由包括中华眼科学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眼科学会等19个成员国眼科专业学会组成的亚太区域性眼科专业组织,是世界最大的区域性学术组织,其宗旨是推动和提高成员国的眼科发展水平,尤其是推动国际化的眼科教育。每年举办的APAO年会,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眼科界学术会议,近年来在香港、北京和海德拉巴的大会,均有超过个国家的1万多名眼科专业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参加会议。   年1月16日,印度海德拉巴,第28届亚太眼科学会年会开幕前夕,时任亚太眼科学会主席FrankMartin宣布了APAO总部竞投结果,APAO的永久会址和秘书处将于年搬迁至中国广州,落户在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他同时表示,这将令亚太眼科学会迎来一个跨越发展的新纪元。   APAO理事会选择中国广州作为永久会址的所在地,主要是考虑到申办单位的科研学术水平、国际化程度,以及所在城市的地理优势、国际运输网络及综合发展实力。“这不仅是对我国眼科学发展进步的肯定,更是对中国眼科学国际化开放程度的肯定。”刘奕志教授如此评价。   年3月31日,亚太眼科学会总秘书处在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正式揭牌。这标志着中国眼科医师与国际眼科学界的联系将更加密切,眼科国际合作与交流趋于常态化,老百姓亦能享受到与国际接轨的优质眼科医疗服务。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ikw.com/jbyf/12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