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闭角型青光眼 > 预防治疗 > 眼科追梦人中山眼科中心张秀兰教授
眼科追梦人中山眼科中心张秀兰教授
故事一
年《国际眼科时讯》5月刊报道
图1.年4月16日英国眼科媒体《TheOphthalmologist》公布了年度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名眼科学者榜单,张秀兰教授榜上有名(排名第50名)
年去美国参加ARVO前夕,我收到邮件,祝贺我被评为年度名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眼科学者。刚开始以为是垃圾邮件没有理会,过了几天,又收到同样的邮件,陆续也收到了寄来的证书和纪念章,才发现真有其事。
这个评选活动在当时引起很大的反响。入选的名眼科学者来自欧洲、美洲、亚洲、澳洲等21个国家,其中OCT发明者之一、Anti-VEGF应用于视网膜疾病治疗的先驱者CarmenPuliafito教授排名第1。我所在的青光眼领域,世界青光眼协会主席RobertWeinreb教授排名第22,王宁利教授(排名第31)和我(排名第50),是仅有的2名中国大陆入选者。
TheOphthalmologist主编寄语,评选最有影响力的名眼科学者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展现本领域最新的进展。年度强的产生,是基于他们在眼科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包括:手术技术的改良与进步,在生物学、病理学、流行病学认识上的突破、给药途径的改进、将病人日益增长的复杂需求与工业制造完美结合等。评选严格按照三个步骤进行,首先进行读者广泛提名,在上述领域取得突出贡献的眼科学者中获得候选名单,然后,由来自三大洲五个国家的5名著名眼科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从候选者中选出名近年来活跃在眼科最前沿的学者,并对他们进行评分(完全根据客观的学术指标如H指数、发表文章数、引用次数、文章影响力等),最后根据评分进行排名。所有过程均为匿名,因此有较高的权威性。
榜单对每一个入选者都进行了十分客观和中肯的评论。对我的评价是:“张秀兰教授对青光眼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增进了对青光眼解剖结构及功能的认识,也对青光眼手术的进步做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在评语中还提到,“张秀兰教授来自中山眼科中心---这是一家在中国连续5医院医院”;”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眼科学者中,只有13名女性,而张秀兰教授是入选中唯一的中国女性眼科学者”。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触动和感动:只要你努力了,哪怕是在世界的某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你都会被认可!它无疑诠释了我在追求事业道路上二十余载勤勉耕耘、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
故事二图2.年2月9日在香港举行的第33届亚太眼科学大会(APAO)上,张秀兰教授负责组织和策划了一场青光眼与视网膜专家面对面交叉论坛,这是结束时的合影
年我有幸当选了亚太眼科学大会(APAO)青光眼学术委员会主席(召集人),将要负责、年两个年度的APAO青光眼学术会议日程。我非常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些改变和创新。除了增加诸如“HotDebates”、“HotTopic”的时段外,我们认为类似名人面对面的交叉论坛非常有助于学科发展。虽然在此之前,我在全国眼科大会连续几年组织策划了青光眼与白内障、与视网膜、与角膜、与近视、与神经眼科、与葡萄膜炎、与眼外伤等交叉学科论坛,但策划一场纯英文交流的、面对国际大咖进行的讨论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毕竟英文不是我们的母语,而且作为一个来自大陆的中国人第一次担当主角组织国际专家讨论会也是凤毛麟角的事情。
但我非常想尝试、非常想挑战自己的极限。于是我在会前做了很充足的准备。我特别邀请了APAO视网膜学术委员会主席SuberHuang教授和我共同主持;邀请到来自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波、香港、马来西亚、印度、泰国等国际学术圈顶尖的六位视网膜和六位青光眼专家;我做了专家简历ppt,画面美观漂亮,让参与者感受到备受尊敬和爱戴;我也特别准备了讨论会开场ppt,娓娓道来为什么要讨论这些来自临床上的问题。台上专家们款款而谈、风趣幽默,气氛活跃、节奏紧扣;台下互动笑声不断,一个半小时的台上精彩展示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面对面专家讨论异常成功!
其实APAO开会前一天,我就得了重感冒,腹泻、呕吐还高烧,到了香港情况更严重。但顽强的毅力让我坚持完成了一场又一场的主持、演讲,除身边的学生外,没有人能够看得出我实际上是带病坚持过来的。当面对面讨论时段圆满落幕时,我内心是无比自豪和快乐的。我挑战了自己、挑战了从未做过的事情。因为我相信:只要你想做,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故事三图3.年9月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张秀兰教授的第二本专著《图解青光眼手术操作与技巧》,这是9月8日在苏州全国眼科大会蔡司展台上举行新书发布会的现场一幕
年底,我开始撰写我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图解临床青光眼诊治》。年7月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后,读者反响强烈,远远超过了我和出版社的预期。一个季度就售完本,一年内印刷3次,目前已经印刷5次,获得人民卫生出版社年度“质量效益奖”,是同年五官编辑部唯一一本获奖图书,也是同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种图书中评选出的前20本优秀书籍。此书伴随着我到全国各地去讲学,每场讲座听众问得最多的问题,几乎都是与手术相关的问题,尤其是并发症的处理。正因为如此,我在旅途中心里慢慢开始酝酿撰写第二本学术专著《图解青光眼手术操作与技巧》了。
写并不难,积累的过程才是最难的。我深知《图解临床青光眼诊治》之所以获得读者喜爱,是因为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图片展示,而是用一组图、一系列图,去诠释青光眼每一种疾病类型的体征、变化、诊断经过或一个治疗过程。而这些是我过去25年临床生涯中持之以恒积累的多张临床病例图片整理而成的。所幸的是除了这些图片,我一直也在收集各种手术录像,十多年下来,办公室的阳台都堆放了好几箱手术录像了。整理过程中我发现,过去收集的手术录像几乎都是非高清的,要撰写一本高质量的手术书,所有涉及到的手术都需要重新高清录制。工作量是何等艰巨!但我做到了!
撰写过程是异常艰苦的:首先,我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门诊、手术、科研、教学,几乎每个周末还要全国各地讲学。我只能用每天点滴的时间去撰写,法宝就是讲求效率,还有如同《图解临床青光眼诊治》的风格,书中每一个字、每一张图片和标识、每一个录像剪辑,我都坚持自己一个人来完成,因为这样做速度最快、质量最高;其次,工作量非常大,全书共有多张精美图片、多个手术视频、上千个标识、多个临床问题的阐述,都要在短短的一年半的点滴时间里完成,没有足够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和高度的专注是无法做到的,但我做到了!
近万字的《图解青光眼手术操作与技巧》专著,在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下,在王宁利教授的指导下,在叶天才教授一字一句修改下,于年9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此书一出来如同第一本书一样,深受读者欢迎。出版第一个季度也印刷了3次,仅出版7个月已进行第4次印刷。目前也印刷了5次。逾00本销量惠及广大医务工作者,该书目前已传播到全国包括西藏、新疆等36个省市地区和亚太地区20个国家和地区等,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评价和认可。尽管是中文图书,但书中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也得到了亚太、亚非地区广大医生的青睐。获得人民卫生出版社年度“人卫好书奖”最高奖项“优秀数字与融合产品奖”!这也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当年从0多本图书中脱颖而出的6本著作之一,更是当年五官编辑部唯一一本获奖图书。
五位前辈李美玉、蒋幼芹、葛坚、叶天才、彭大伟教授亲笔作序,给予该书和著者高度评价:“敢于创新、内容新颖、形式独特,毫无保留地与同道们分享个人的临床实践经验”;“在这本参考书里,医院,都可以得到著者如临现场的指导和讨论……”;“看、仿、悟、智、精”——著者的体会,既是著者走向事业成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赠与年青医生的良言。”;“孜孜以求、不断磨练,终成我国青光眼领域的佼佼者;秉承了老一辈眼科学者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著者敏锐地把握了当下时代的脉动,以需求为导向,以解决临床问题为根本,共享珍贵成果的同时,结合自身的专业感悟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反思与归纳,逐一回答与手术相关的临床问题,言简意赅,开卷有益,造福万家!”……
回首医路30年,从临床基本功开始,上升到临床科研,走上了学术之路。做学术需要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方能破茧成蝶,成就一方事业。做学术更是快乐的,它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探索真理,回馈临床和患者,乃人生之幸事。
张秀兰教授简介张秀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眼科中心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杰出PI。亚太眼科学院院士、亚太眼科学大会青光眼学术委员会主席、亚太青光眼学会理事、亚洲闭角型青光眼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全国神经眼科学组委员、全国青光眼学组秘书。获得亚太眼科成就奖、亚非眼科学会荣誉奖、年度世界最有影响力眼科医生强(第50名)。所在团队获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APJO杂志副主编。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微创手术技术培训顾问委员会委员。
从事眼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以第一主持人先后承担了26项科研课题,其中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发表论著余篇,其中包括Lancet、Ophthalmology、IOVS、BJO等SCI论文篇;;出版两本专著《图解青光眼手术操作与技巧》、《图解临床青光眼诊治》以及两本译著《儿童青光眼共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两本专著均获得人民卫生出版社“人卫好书奖”最高荣誉奖。唯一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山眼科中心教学优秀教师并获得奖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名。迄今在全国、世界各地学术演讲场/次。
(来源:眼界)
中国眼科手机报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