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闭角型青光眼 > 预防治疗 >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ldquo石敢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ldquo石敢
今天小编向大家分享最新科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眼科普20问
1.病毒可以通过眼睛(结膜)泪液传播吗?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带菌者用手触摸了眼鼻部,其手将带病毒的泪液或眼鼻部分泌物污染了接触过的门把手、衣物等任何物品,另外的人用手触摸了这些被污染的物品,当用被污染的手揉眼睛时即将病毒传染给自己。因此,对于所有人,请勤洗手,保持手卫生,且不要用手揉眼睛。对于医护人员,需佩戴好护目镜,且确保及时更换手套,保持手部清洁,不用污染的手套或者裸手接触眼及口鼻。2.人们相互“瞧一眼”就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真的么?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瞧一眼”“看一眼”就感染,是不科学的。但是,如果近距离的聊天或一起用餐等紧密接触,或打喷嚏、咳嗽而将“飞沫”传到眼、口、鼻、呼吸道等,就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以,一定要避免对着人打喷嚏、咳嗽;此外亦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比如用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手去接触了口、鼻、眼等,从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3.泪液或结膜分泌物的检测可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吗?答:目前病程早期,在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液标本里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推测在泪液或结膜分泌物标本中也可检出,但目前尚无相关报道。
4.如何辨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发的结膜炎?答:首先需对全身情况进行判断,是否合并全身发热症状?新型冠状病毒并发的结膜炎,它属于病毒性结膜炎,可能表现为眼红异物感流泪,伴有水样分泌物。但是需要与腺病毒、疱疹病毒、风疹病毒等引起的结膜炎相鉴别。在疫情时期,需要警惕新型冠状病毒结膜炎,如医院就诊治疗。
5.眼科医师如何保护自己并预防交叉感染?答:正确佩戴口罩、护目镜、手套,面对已确诊病人还应穿防护服;诊治病人最好在空气易流通的环境里,一人一消毒包括病人接触的地方如下颌托、额托和扶手等,且接诊完每一位患者需进行手部消毒;可在裂隙灯前用CT胶片作为档板防护;对于需要进行眼底检查的患者,尽可能采用间接眼底镜检查,或者眼底照相;对于需要进行房角检查的患者,可能采用前节OCT检查,对于必须要进行房角镜或者UBM检查的情况,应在每次操作前后,对接触患者结膜的眼科器械进行充分有效的消毒,比如用0.5%过氧乙酸浸泡30-60分钟;对于患有白内障、近视等择期手术的患者,建议推迟手术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可能。
6.近期哪些眼医院就诊?答:在目前特殊时期一般建议慢性病如老年人逐渐发展的视力下降(白内障)、青少年的屈光不正、斜视、弱视、中年人的老花眼、漂浮性的眼前黑影等一般情况,医院诊治,但以下情况除外:1) 眼外伤:如化学烧伤、热烧伤、眼球破裂伤2) 眼红痛伴视力明显下降:这种情况可能是角膜炎,青光眼、虹膜炎等眼内炎症。3) 无痛性视力剧降或视野缺损:如突然出现无明显原因的视力骤降、固定的眼前黑影且逐渐扩大等。
7.特别时期,如何进行眼科检查器具消毒?答: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60分钟,可有效杀灭病毒。紫外线消毒医疗场所,nm-nm消毒效果最佳,30-60分钟即可。根据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第四版),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摄氏度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8.疫情时期,可以佩戴角膜接触镜吗?答:可以。目前尚没有佩戴角膜接触镜感染病毒的报道。需要注意的是:佩戴和摘除角膜接触镜前,应常规进行手消毒,而且应避免接触镜擦伤角膜;结膜炎时暂停使用。此外尽量选择日抛型的角膜接触镜。
9.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以使用抗病毒眼药水滴眼么?答:根据SARS和MERS的经验,单纯的抗病毒药物全身治疗,不能显著改善预后,且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因此推论,抗病毒眼药水滴眼对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起效甚微。
10.大家都需要带护目镜进行病毒防护么?答:普通人群暂时不需要。直接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需要佩戴护目镜并消毒。且确保不用污染的手套或者裸手接触眼及口鼻,及时更换手套,按照七步法严格洗手。
11.泳镜可以作为护目镜使用么?答:如果仅作用应急使用,具有较好封闭性的泳镜可以暂替护目镜,起到预防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的作用。但是泳镜镜框相对较小,对眼眶压力较大,不建议长期替代护目镜。
12.近视镜、太阳镜有防护作用么?答:没有。近视镜和太阳镜都不具有封闭性,所以也没有防护作用。同时在配戴时要注意眼镜的卫生。
13.如何鉴别过度用眼后眼红和结膜炎?答:长时间持续用眼后可以出现眼红、干涩等不适,这种过度用眼导致的眼红可在适当休息后得到缓解,且不伴有眼部分泌物增多,明显眼部瘙痒等症状。而结膜炎不仅表现为眼红,还伴随其它眼部症状。
14.慢性眼病患者,疫情时期眼药用完了怎么办?答:选择就近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院、医院等)购买眼药,请注意携带以往的病例、药盒等。注意出行佩戴口罩。
15.新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粘附气溶胶颗粒感染球结膜、传播疾病么?答:有可能。WHO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临床诊疗指南(第一版)》中指出,当医务人员在进行产生气溶胶的医疗操作时(比如吸痰、插管、支气管镜、心肺复苏),除了手套、长袖防护服、口罩外,还需保证使用护目镜。
16.对疫情的过度恐慌能造成哪些眼部问题?答:过度恐慌和焦虑的心理状态,可能成为诱发某些眼部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浅前房、窄房角的40岁以上患者,可因情绪波动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症状为突发眼雾视、虹视、伴患侧头痛,对于中年男性,因过度疲劳、熬夜、失眠可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症状为中心暗点,视物变小和视力下降。
17.不当使用消毒剂、紫外线灯能造成哪些眼部问题?答:使用消毒剂应该注意适当的浓度、使用方法和作用时间,避免消毒剂溅入眼部引起眼化学伤,轻者眼部充血水肿,重者可导致角膜浑浊,晚期可导致睑球粘连、角膜瘢痕;如果不小心溅入眼部,请立医院就诊。使用紫外线可以引起电光性眼炎,紫外线对眼部的损伤具有积累作用,1天内累积15分钟以上即可引起电光性眼炎,表现为照射几小时后出现双眼剧烈灼烧痛,流泪,畏光,因此使用紫外线灯时,应避免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眼。
18.鼻眼相通么?答:结膜囊内的泪液可以通过上下泪小点,经泪总管,泪囊进入鼻泪管,最终开口于下鼻道。人的鼻眼是相通的。
19.疫情时期,可否游泳?答:尽量避免。根据SARS时期的经验,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可以在水中存活,游泳时可以增加口腔、鼻腔黏膜、眼结膜感染的风险,且病毒也可以通过以上途径在水中传播给其他个体,因此疫情时期,尽量避免游泳。
20.疫情时期能做眼保健操么?答:可以,但做眼保健操前应清洁双手。疫情时期更应该加强儿童用眼保健。特殊时期学生在家用电脑或手机学习作业,建议应不超过45分钟就休息15分钟,长时间过度近距离用眼,不仅可以导致视疲劳,而且加重近视的发展。因此,应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劳逸结合。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向一线奋斗的同志们致敬!“石敢当”抗疫志愿者和你们在一起!病毒肆虐,没有毒化火热的心灵;封城禁足,没有挡住温暖的双手。让我们共同努力,对抗疫情,泰安加油!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