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闭角型青光眼 > 饮食调养 > 科普悄悄偷走视力的眼病青光眼

科普悄悄偷走视力的眼病青光眼



一、青光眼是怎么一回事?

  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增高而引起视盘凹陷、视野缺损,最终可以导致失明的严重眼病。

二、青光眼的发病情况?

  青光眼是世界第二大致盲眼病、第一大不可逆致盲眼病。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青光眼的诊断又面临极大挑战,对于早期青光眼,即使经验丰富的青光眼专科医生也往往不能做出百分之百的及时准确诊断。

三、青光眼都有哪些类型?

  临床上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

  继发性青光眼是由于某些眼病或全身疾病干扰了正常的房水循环而引起的,如眼外伤所致的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等,其致病原因均较为明确。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房角结构先天变异所致。

四、青光眼的病因都有哪些?

  眼球局部解剖学变异、年龄、种族、家族史、近视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异常等。

五、青光眼都有哪些表现?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多发于中老年人,剧烈眼疼眼胀伴有同侧头疼和视力下降,急性发病前可有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小发作,表现为突感雾视、虹视,伴额部疼痛或鼻根部酸胀。

  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发病年龄30岁以上。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可失明,此型最易被误诊。

  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25%的患者有家族史,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常是疾病发展到晚期,视功能严重受损时才发觉,患者眼压虽然升高,前房角始终是开放的。

六、青光眼需要做哪些检查明确诊断?

  1、基本检查项目:眼压,视野和眼底检查

  2、特殊检查项目

  (1)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该项技术可在无干扰自然状态下对活体人眼前段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进行动态和静态记录,并可做定量测量,特别对睫状体的形态、周边虹膜、后房形态及生理病理变化进行实时记录,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特别是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治疗提供极有价值的资料。

  (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能准确记录和定量分析视神经纤维分布情况、视盘的立体图像,并能同时检查视盘区域血流状态和完成局部视野、电生理检查,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病情分期及预后分析均有重要价值。

七、青光眼如何治疗?

  药物激光和手术

八、青光眼患者的注意事项

  1、开角型青光眼及一部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因为没有任何症状,病人不知道自己眼睛有病,一旦发现已是晚期或已失明。

  2、对青光眼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自己的疾病满不在乎。有些人只是拼命工作,从不看病,直到感觉视野缩小,医院诊治。这时往往已是极晚期,一只眼白白丢掉。

  3、病人不听医生劝告,不信任医生,不愿做任何检查,将最好的治疗时机错过。

  4、不能按时用药,有症状时就点药,没有症状时就不点药,从不测量眼压,也不知自己点药后眼压控制的怎样。不合理的用药耽误了治疗。

  5、对医生劝告听不进去。恐惧手术,对手术前的医生交待手术预后问题,不能正确对待,总怕手术后会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对手术一拖再拖,直到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6、有些病人手术后只注意观察眼压,而不检查视野是否有改变。有一部分病人在血流动力学方面异常,如患有心血管疾病、低血压及全血浓度增高等。由于这些因素有相互作用,使视神经长期处于慢性供血不足状态,从而造成视野进行性缩小,以致失明。

  7、对于延误诊疗失去视功能的眼睛,患者认为没有治疗价值和必要,其实长期的高眼压又会引起角膜内皮失代偿。对于失明的患者,如果存在眼压高,还需要治疗,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九、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均寿命延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增加,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增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成为很多眼底疾病晚期最严重的并发症。过去的办法多为冷冻,甚至采取无水酒精球后注射或眼球摘除。自从抗VEGF、阿瓦斯丁以及Lucentis(雷珠单抗)上市以来,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就有了一个颠覆性的变化。可先眼内注射抗血管生成药物,部分患者眼压因此能够下降,大部分眼压仍高,可尽早行小梁切除术,把眼压降下来,为保存视力、治疗眼底疾病争取时间。

厚德精诚博学创新

供稿:眼科

文:滕玉芳

本期编辑:和树芸马骁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ikw.com/ystl/12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