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闭角型青光眼 > 疾病预防 > 近视1600度,角膜只有400多微米,能

近视1600度,角膜只有400多微米,能



这是一个真实案例,27岁的小姐姐,之前从外地来北京参加的摘镜活动。

小姐姐近视度数很高,右眼近视度,没有散光,矫正视力1.0勉强;左眼近视度,散光度,矫正视力1.0。

而且角膜还很薄,右眼角膜厚度μm,左眼μm。

这种情况激光类手术肯定是做不了了,最终通过ICL植入实现了摘镜。术后第2天双眼视力就都恢复到了1.0。目前是术后半年,视力依然保持的很好。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ICL植入手术,是不是像宣传说的那样是可逆的,所以会比激光更安全?

什么是ICL植入手术呢?

摘镜手术主要分为两类:角膜激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ICL,英文全称是implantablecollamerlens,中文叫可植入眼内镜,是一种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什么意思?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镜头,在不改变你角膜和晶状体的情况下,把这个眼内镜装到后房这个空间里。

后房在哪里?其实还有个前房,这两个空间是以虹膜相隔。虹膜前面到角膜的这个空间是前房;虹膜后面到晶状体之间是后房。

虹膜那里有个结构叫做睫状沟,ICL就卡在睫状沟那里。每个人眼球大小不一样,沟到沟的距离也不同,就需要通过测量相应参数,再选择ICL的尺寸大小。

ICL植入手术的方式比较简单,只需要在角膜边缘做一个小切口,然后将ICL固定到睫状沟那里就可以。

但是,有很多因素会影响ICL卡位是否合适。一般我们会用一个指标--拱高,来判断ICL手术的安全性。

ICL手术可逆,所以很安全?

很多在宣传ICL植入手术的时候,都会强调它是可逆的。就是如果发生问题,可以将ICL取出来,不像激光角膜削掉了就没有了。所以认为ICL手术更安全。

我个人不太喜欢这种说法。

因为ICL毕竟是一个眼内手术,它的风险其实会比激光手术更加复杂。而且如果真的到需要把ICL取出来的情况,有可能已经对眼内结构造成了一些影响。

先回到我们前面提到的拱高这个指标。拱高,是指ICL的后表面到自身晶状体前表面的最大距离。

它有一个理想范围,这个值在-微米会比较合适。

如果拱高太高,说明ICL的位置过于靠前,会挤压着虹膜往前,造成前房角变窄,导致眼压升高。并且还会增加与虹膜表面的机械摩擦,引起虹膜脱色素,有导致青光眼的可能。

如果拱高太低,表明ICL位置过于靠后,离自身晶状体太近,会增加发生白内障的风险。

不过随着ICL晶体的不断改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V4c型中央孔的设计,改善了房水循环,不术前不再需要做周边切除术,术后前囊下白内障的发生率也显著下降。

还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

除了我们刚说的白内障的风险,ICL植入手术常见并发症还包括:高眼压、光晕或眩光、ICL移位等。

高眼压发生的概率蛮大的。

不同时段出现眼压升高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术后1天内发生的,主要是和手术中使用粘弹剂相关;还有些是术后1个月内,大多与使用激素内眼药有关;剩下的大多就是和拱高过高有关。

术后发生光晕或眩光的情况还挺多的。

不少患者术后早期会觉得夜间视力差、夜间驾驶困难,主要是因为暗环境下瞳孔会变大,当超过ICL的光学区后就会导致未矫正区域暴露,或术后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干扰也会变大。不过大多会在术后3个月左右减轻。

ICL发生移位的情况也不少见。

各种原因可能导致,如外伤等,不过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拱高异常。一般的旋转或移位通过再次手术复位即可,有些如果是ICL尺寸不合适可能就需要置换ICL。

其它像眼内炎、眼底出血等并发症就较为少见了。

什么情况优先考虑ICL植入呢

虽然我们前面说了些ICL可能的风险,但是它的优点也是很显著的。

就好像最开始提到的小姐姐,如果在过去,她就只能继续戴着厚厚的眼镜,是ICL帮她实现了摘镜,并且术后视力也很好。

因此,对于近视度数较高,做激光手术需要切削掉很多角膜的人来说,可以优先考虑ICL。目前临床上对于0度以上,或者虽然度数没那么高但角膜较薄的也可以考虑ICL。

但是对于中低度近视,又特别年轻的人,如果眼睛条件做激光没问题的,建议可以优先考虑激光。

因为不少研究都证实,拱高会随着时间呈下降趋势,表明ICL在眼内呆的时间越久,对自身晶状体的干扰或其它眼部结构的影响可能会更大。所以年纪越小做ICL植入需要更慎重。

当然,随着ICL的不断改进,比如具有更大的光学直径的V5上市后,会有助于改善术后眩光。相信ICL植入手术会越来越好,当然如果能降降价就更好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ikw.com/jbyf/139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