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闭角型青光眼 > 临床体现 > 眼泪中发现新冠病毒,疫情期眼科问题怎么办
眼泪中发现新冠病毒,疫情期眼科问题怎么办
在上周的一项研究中,继在痰液、粪便、尿液、门把手上检测到新冠病毒后,科研人员在眼泪和结膜分泌物中,也发现了新冠病毒。这是不是说明新冠病毒可能通过“眼睛”传播呢?大家是不是必须要戴护目镜了呢?遇到一些眼部的症状,我们该如何处理呢?今天,我们专门为大家解答疫情期间关于眼科的一些热门问题!
Q:眼泪中发现新冠病毒,会增加新传播途径吗?
A:可能较小。眼泪和结膜分泌物中发现新冠病毒,说明新冠病毒感染可以进入眼睛里。但眼泪并不一定会引起感染,新冠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更多的还是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为主要途径。
Q:普通人需要戴护目镜吗?
A:一般大众没必要。
医护人员由于对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进行治疗或护理时的特殊性,必须佩戴护目镜。但对于一般外出的普通大众来说,通过结膜感染风险较小,目前看来并没有必要戴护目镜或面罩。但在医院等存在较高病毒传播风险的地方,推荐配戴护目镜,做好眼部防护。
Q:泳镜可以代替护目镜吗?
A:应急情况可暂时替代。
泳镜镜框相对小,对眼眶压力大。如果一旦漏气出现雾气,也会极大影响视线。所以不建议长期佩戴,一般大众更是没有必要佩戴。
Q:近视镜有防护作用吗?
A:没有防护作用。
近视镜不具有封闭性,如果含有病毒的飞沫袭来,它只能挡住从正面来的飞沫,因此没有很好的防护作用。对于一般大众来说,不需要考虑靠眼镜防护的问题,不近视的人也没必要特地戴上眼镜。
Q:疫情期间可以佩戴隐形眼镜吗?
A:可以,但尽量少戴。
疫情期间可以佩戴隐形眼镜,但要重视接触镜的清洁消毒和标准操作。若不是必要情况,最好尽量少戴。
在配戴隐形眼镜,包括普通软镜、角膜塑形镜(OK镜)的近视患者,特别要提高警惕,注意卫生、规范操作。摘戴镜前必须洗手,护理液必须每天更换,镜盒、吸棒需要定期消毒清洗;出现感冒、发热、流涕等症状,或出现眼红、眼痛、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需立即停戴,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Q:疫情期间出现结膜炎怎么办?
A:分辨症状,必要时就诊。
患者出现“眼红”、“分泌物增多”等结膜炎症状,先要明确是否合并“发热”,若出现发热应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对于没有发热的患者,可根据具体症状简单鉴别:
1.细菌性结膜炎:眼红伴有黄白色粘稠分泌物。可尝试使用抗生素类眼药水或药膏治疗。
2.过敏性结膜炎:眼红流泪伴有明显的眼部奇痒。不要揉眼,可尝试冷敷缓解,尽量远离过敏原如花粉、宠物皮毛、空气粉尘、尘螨等。
3.病毒性结膜炎:眼红、有异物感、流泪、有水样分泌物。可尝试用抗病毒和抗生素眼药水缓解病症。期间不与他人混用毛巾等私人用品,若出现发热需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Q:使用消毒剂、紫外线灯,会伤害眼睛吗?
A:会。
很多消毒液对眼表、皮肤、口腔黏膜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空气中二氧化碳溶于消毒液会引起化学反应,液体挥发刺激眼部,甚至会造成角膜上皮脱落、眼部疼痛感等。因此,在使用消毒剂时,需严格按照说明稀释使用,并在消毒时佩戴手套。若不慎溅入眼中,可立即用清水冲洗,并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
另外,有一些民众会自行购买紫外灯进行室内消毒,但使用紫外灯时切记不能呆在室内,避免直射眼睛。眼部暴露在紫外线灯下1天内累计15分钟以上即可引起电光性眼炎,可出现眼部灼烧痛、流泪、畏光等。如出现上述症状,可以采用冷敷缓解症状、使用一些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眼药水和眼膏等进行处理。
Q:使用抗病毒眼药水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吗?
A:不能。
目前的抗病毒药并不能对新冠病毒有特效。且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还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所以,抗病毒眼药水对于预防新冠病毒感染起效甚微。健康人没必要用它来预防新冠肺炎。
Q:如果儿童眨眼、揉眼睛怎么办?
A:勤洗手,科学用眼。
儿童需要做好手部卫生,勤洗手,在洗干净手的情况下轻微揉眼睛风险不大,但还是应该尽量避免。正确培养儿童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用眼引起视疲劳,适当节制儿童看手机、电脑、电视屏幕的时间。如果较小儿童近期经常揉眼,家长要留意孩子是否有患眼部疾病,如倒睫、过敏或干眼等问题。
Q:遇到哪医院?
A:4“急”5“缓”
出现以下4种情况,及时就诊:
1、突发眼红、眼痛、头疼,伴恶心、呕吐,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的,可能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青光眼眼压急剧升高,对视神经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治疗不及时,有可能永远丧失视力,抱憾终身,因此出现突发的眼疼、头疼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尽快降眼压,挽救视神经。
2、眼外伤:若为锐器伤,比如刀、剪等,导致眼部出血视力下降尽快就诊;若为钝挫伤,比如拳击伤、撞击伤,无明显视力下降、无眼胀眼疼,无眼部出血,可暂时观察,一旦出现视力下降、眼痛明显、视物遮挡等需尽快就医;若为异物进入眼内,眼部磨痛明显,尽快就医,取出异物。
3、突然视物模糊、伴黑影飘动,尤其是有糖尿病、血糖控制欠佳患者,考虑为眼底出血,可先居家检测血糖,对自己血糖情况有所了解,然后尽快就诊。早期可能不需手术,口服止血凉血药物,观察2周,积血不吸收或出现虹膜新生血管、眼压升高等症状,则需尽早手术。
4、突发视力下降、眼前暗影、伴眼球转动痛,可能考虑视神经的炎症病变,需要及时就诊。
出现以下5种情况,可暂缓就诊:
1、不影响视力的白眼珠变红、出血,没有分泌物、没有其他眼部不适,可能只是结膜下出血,无需特殊治疗,出血会自行吸收,注意检测血脂、血压、血糖。
2、老年人没有疼痛症状的、缓慢的视物模糊,看东西像隔了一层纱,可能是白内障,白内障属于择期手术,大可等待疫情过后再行就诊。
3、老年人或近视患者,眼前飘动的数个小黑影,像飞蚊一样,时有时无,不伴视力下降及视物遮挡感,考虑玻璃体混浊,不必太担心。
4.儿童缓慢出现的视物模糊,视近清楚视远不清考虑近视,待疫情稳定,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医学验光配镜。
5、突然出现的眼红、分泌物多、眼痒难忍但视力不受影响的大可不必太担心,您可能是急性结膜炎的症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使用局部滴眼液应该就可以缓解。
其实,无论有没有疫情,我们都应该养成良好的用眼和保护眼睛的习惯,让任何眼部疾病都没有可乘之机,才是上上之策。
END
综合整理:京医通、人民健康网、医院图片:网络(侵删)设计:胡鑫编辑:Shadow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