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闭角型青光眼 > 临床体现 > 长宁医生提醒这种病易致盲,预防和管理很重

长宁医生提醒这种病易致盲,预防和管理很重



<

今天(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青光眼是全球三大致盲眼病之一,在我国青光眼发病率仅次于白内障。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周欣荣提醒:早期发现、及早干预、定期随访,可以将青光眼的危害尽可能降到最低。

这是一位让周欣荣印象深刻的患者:从外地到沪就医的林先生,医院被确诊为青光眼,医嘱坚持用药控制,定期随访。但林先生拿到医生开给他的药后“消失”了一年多,直至一年后眼压增高,眼睛疼了才又来就诊。

“我觉得每天滴滴药水就可以了,就没把医生要求定期随访的话放心上。”林先生也为自己的自作主张付出了代价,医生告诉他,由于没有根据病情的发展情况及时有效进行管理,对视功能造成的损害已无法挽回。

“资料显示,我国青光眼的患病率高达2.58%。虽然青光眼目前仍然是老年群体高发疾病,但近年来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周欣荣指出,“青光眼一旦引起视神经和视功能的损害,一般是不可逆的,但是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维持视功能,因此患者一定要重视青光眼的自我管理。”

周欣荣告诉记者,青光眼是眼睛内的房水(眼睛的营养液)生成过多或循环流通受阻,在眼内堆积过多,导致眼睛内的压力升高,即眼压升高,视神经受到压迫、损坏,进而导致视力下降的一种疾病。青光眼有许多分类方法,临床上通常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儿童(发育)性青光眼。其中,原发性青光眼又可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两种。

“青光眼的常见症状有发作性头疼、恶心呕吐;眼睛常有发作性胀痛;视力下降,镜片度数猛增;畏光、流泪、视野缺失等。”周欣荣介绍道,“但也有些患者症状不太典型,就只有眼眶酸胀不适、头痛、鼻根发酸等,容易被忽略而延误病情。因此,定期进行眼睛检查和出现眼睛不适时及时就医很关键。”

对于如何预防青光眼,周欣荣建议→

1.有青光眼家族遗传史的,需要定期检查眼压、裂隙灯检查和视野检查,定期随访。

2.年龄上了40岁、高度近视患者、远视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科随访,并控制血糖。

3.保持情绪稳定,少生气、少动怒。

4.尽量少在昏暗光线的环境中工作、学习。

5.如果老年人有明显的白内障,应遵医嘱尽早行白内障手术,以免继发性青光眼发作。

6.不能常用激素类药物,尤其是激素类滴眼液,长期使用会造成激素性青光眼。

猜你喜欢

原标题:《长宁医生提醒:这种病易致盲,预防和管理很重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ikw.com/lctx/143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