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闭角型青光眼 > 临床体现 > 惟视快讯WOC快报再谈原发闭角型
惟视快讯WOC快报再谈原发闭角型
【惟视快讯】WOC快报——再谈原发闭角型
原发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世界性致盲眼病,一直是眼科学者关注的焦点。4月3日,WOC会议上进行了关于PACG的最近进展专题探讨。
来自韩国的DrKyungRim首先对PACG的分类进行讲授,以往临床上通常根据起病速度将PACG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但根据近日国际眼科地域与流行病学会(ISGEO)推荐,将其分为三个亚组:可疑原发房角关闭(PACS),原发房角关闭(PAC),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DrKyung强调,PACG的亚组分类对其调剂医治方案,评估医治预后有重要意义。
PACG的预防医治
来自香港的DrClementTham指出,急性期PACG的医治有两个阶段:降眼压与避免复发,控制病情进展。IOP下降通常依托药物,通过激光虹膜周围切除(LPI)与前房穿刺术也可以到达降眼压的目的。ALPI是运用氩激光在虹膜周边进行炙烤,收缩。氩激光特点是延续时间长,低能量,激光斑大。DrTham强调,ALPI下降眼压的作用强于药物,同时17.6%的患者在ALPI医治后进展为慢性ACG,而运用药物医治的患者高达38.2%,并且引发系统不良反应少于药物医治。
新加坡的DrWongHonTym给出了类似的观点,LPI是ACG的有效预防医治,他推荐在产生急性房角关闭的对侧眼同时进行LPI医治,由于对侧眼有50%的病发概率。LPI可以用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所有时期,也有推荐将其用于窄房角者,但目前尚缺少足够的证据支持。
急性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ACG)
DrTham讨论关于初期晶体摘除对病程的作用。如果患者在急性发作的初期进行超声乳化将对病情的预后产生不同结果,他认为,初期接受超声乳化的患者只有3.2%在18个月后会进展到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而在后期进行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这1几率则高达46.7%。DrRojanapongpun讲述了医治慢性ACG的步骤,首先应详细检查房角,判断小梁是不是开放?如果确认房角关闭,则需要寻觅作用机制,瞳孔阻滞是最常见的缘由,高褶型虹膜也较常见,通常缘由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在房角镜检查后,开始药物医治。多数患者对药物医治是有效的,也可以进行虹膜周切,而滤过性手术是“latechoice”手术失败率较高。医治后,患者应按时随诊,监控眼压和视野变化,定期进行房角镜检查。
PACG筛查
PACG的筛查至关重要,研究显示,由PACG致盲率为33%~75%,而相对POAG的致盲率仅为11~27%。DrDavidSFriedman很遗憾地说,这其中很大的缘由是由于我们对PACG的病发机制尚有很多不明确,我们不能肯定是不是需要监控所有的潜伏患者,也有研究显示,只有10%的PACS终究发展为PACG。但是作为眼科医生,我们应牢记,有10%的因眼病致盲的患者,是由PACG造成的。眼科医生应努力减少因患者PACG急性发作而致盲。
更多资讯敬请登录
惟视: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